为落实“三抓三坚持”教育理念要求,强化辩论队成员专业素养,教育学院辩论队与人工智能学院辩论队于2025年11月12日在日华楼四楼辩论研讨室2展开了一场以用人之道为主题的辩论友谊赛。本次辩题聚焦于传统智慧与现代管理理念的碰撞——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还是用人要疑,疑人也用,双方辩手以严谨的逻辑和生动的案例,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思想交锋。

(图片1:辩论友谊赛1)
辩题聚焦
辩题: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要疑,疑人也用
正方:人工智能学院
正方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从信任价值与文化建构层面展开论证:
一、充分信任激发人才潜能。说明信任能激发责任感与创造力。
二、不疑文化提升组织效能。指出高信任度能形成信任-绩效-更信任的良性循环。
三、疑人不用维护团队纯粹性。强调从源头排除隐患,保障组织健康发展。

(图片2:人工智能学院1)

(图片3:人工智能学院2)
反方:教育学院
反方主张用人要疑,疑人也用,从现代管理角度提出三个核心论点:
一、疑是风险管理的制度保障。强调疑不是主观猜忌,而是通过标准化流程和制度框架实现理性监督。
二、疑构建过程性信任机制。认为信任应是动态积累的过程,通过持续考核与反馈,为人才提供公平赛道。
三、疑逐步加固了信任关系。指出明确的规则边界能够预防潜在风险,为长期合作奠定基础。

(图片4:教育学院1)

(图片5:教育学院2)
赛后复盘
赛后,石昕楠学姐聚焦辩论策略与实战技巧。她敏锐指出,对方信任等于发展空间的论点存在逻辑漏洞——资源有限条件下,对多人的信任必然导致资源分散,反而可能压缩个人发展空间。在技巧层面,她鼓励大家要敢于反驳,直接追问对方论证依据;同时注重表达方式,多用自白式陈述,避免过于书面化,让辩论更具感染力。
朱灵怡学姐从辩论逻辑切入,指出双方在考核目的上存在根本分歧:对方将考核视为信任的延伸,而我方应坚持考核是屏蔽风险的必要手段。她强调,疑不仅关乎道德层面,更涉及能力、忠诚度等多维度考量。制度的前置性是我方关键论点——正如新加坡高薪养廉机制,通过制度设计从源头遏制问题,而非事后补救。
(图片6:石昕楠与朱灵怡赛后复盘1)

(图片7:石昕楠与朱灵怡赛后复盘2)
此次跨学院辩论友谊赛,不仅展现了双方辩手对用人理念的深入思考,更通过一次次的精准复盘,帮助队员们提升了辩论技巧与思维深度。在思辨的道路上,每一次交锋都是成长的阶梯,期待辩手们在未来的舞台上展现更精彩的表现!

(图片8:辩论友谊赛2)
教育学院(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