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见拾光
“折”映心声
10.10世界卫生日活动圆满结束!
指尖掠过纸页的脉络,将一缕秋光与万千心绪细细折叠。在“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教育学院彩虹心灵协会带领同学们步入了一场纸艺与心灵相融的美好旅程。方寸纸片成为情感载体,以纸为媒,将自然的静谧、生命的韧性与成长的感悟凝于指尖。让我们一同回味这段由手工折成的宁静时光,聆听纸间回荡的心声细语,感受心灵在创造中获得的内在力量与平和!
25小学教育1班

(图片1:黄心仪的作品)
25小学教育1班 黄心仪
以纸为媒,折映心声。每一次精心的折叠,都是在抚平情绪的褶皱。粉、黄、红三只纸鹤,象征着从迷茫到希望,从平静到热情的成长轨迹。它们提醒我们,心灵的翅膀需要亲手折叠,方能积蓄力量,飞越暂时的迷惘,抵达更广阔的天空。

(图片2:王晟元的作品)
25小学教育1班 王晟元
在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中,我折了一只和平鸽。它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希望,也代表我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明白关爱自己与他人的心灵同样重要。愿每个人都能怀抱温暖与力量,在生活的风浪中保持平和与勇气。

(图片3:张金嘉的作品)
25小学教育1班 张金嘉
折纸向日葵与纸飞机,恰似心灵的隐喻。世界精神卫生日里,愿我们把情绪褶皱折成成长印记,如向日葵追光般,以自我关怀与善意传递,让心灵向阳绽放,绘就健康明媚的精神图景。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5小学教育2班

(图片4:何丽娜的作品)
25小学教育2班 何丽娜
这枚折纸蝴蝶结,其精髓在于那个精心打出的“结”。学习是那向上的丝带,奋力延伸;休息是另一条,温柔陪伴。真正让生命呈现完整与美好的,是在适当的时候,让忙碌与休憩相互联结,达成平衡。

(图片5:冯亦李的作品)
25小学教育2班 冯亦李
这颗金黄的星星,它的每一道折痕,都像是心灵经历过的曲折。而最终呈现的完整星形,就如那些妥善安放的情绪与压力,构成了生命独特的经历,而你的存在就是夜空中最耀眼的星光。

(图片6:陈朝洁的作品)
25小学教育2班 陈朝洁
将一张平凡的纸,折成星月,也折进了片刻的宁静。指尖的专注,让创造成为一种治愈,仿佛亲手将生活中的星光,打捞起来,珍藏于掌心。
25小学教育3班

(图片7:陈灵仪的作品)
25小学教育3班 陈灵仪
本设计以“折纸”为隐喻,将布满折痕的纸张喻指曾受创伤的心灵,而精心折叠的过程则象征着自我关怀与专业干预。核心思想在于传递:精神世界的波动与伤痕并非缺陷,而是我们生命历程的一部分。通过理解、接纳与积极行动,每个人都能重塑充满希望与美感的完整自我。

(图片8:陈怡淼的作品)
25小学教育3班 陈怡淼
从一张二维的平面,通过一次次精准的折叠,竟能涎生一个立体的世界。这过程让我相信,生命中的积累与转折,终将塑造出独特的自己。在浮躁的日子里,折纸让我重新学会了‘慢下来’。当全心投入时,烦恼自然消散,手中渐渐成型的不只是作品,更是一份宁静的喜悦。

(图片9:王瞿莹的作品)
25小学教育3班 王瞿莹
折纸如心灵的信使。纸折的蝴蝶与心,象征着我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与呵护,提醒我们要像折纸般耐心经营内心,接纳情绪,传递温暖,让心灵在折痕的交错中舒展,拥抱每一份心灵的晴朗,共筑心理健康的美好世界。
25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1班

(图片10:邬阗吉的作品)
25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1班 邬阗吉
这幅折纸作品以爱心翅膀小人为主体,其怀抱的红心与背后羽翼呼应,象征守护心灵之光。盆栽中的绿植如心灵之树蓬勃生长,黑色盒身外的绿色飘带标志点明精神卫生主题。多重爱心元素交织,将心理健康与环保理念相联结,呼吁以温暖善意共护心灵沃土,让爱与生机同行。

(图片11:胡耀允的作品)
25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1班 胡耀允
我的作品是一只伸懒腰的猫咪。猫咪对精神卫生据研究表明,与猫咪相处可以帮助缓解压力和焦虑,让人感到放松和舒适。当你与猫咪互动时,会感到心情愉悦,压力也会得到缓解。这种亲密关系可以带来身心放松的效果,有益于身心健康。

(图片12:周梓萱的作品)
25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1班 周梓萱
千纸鹤作为人们情感的寄托,携带着一种祝愿与期望。彩虹象征着希望和平与爱,给人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这只彩虹下的千纸鹤,传递出一种安心静谧,却又温暖治愈的氛围,希望这份温暖能给予看到的人一份内心中的治愈。
25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2班

(图片13:陈锘涵的作品)
25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2班 陈锘涵
在我折纸时,看到这些折纸,觉得心灵和折纸是一样的。折的时候要一道一道折痕慢慢弄,像生活里处理那些情绪,得慢慢捋顺。在折图片中天使的时候,因为步骤较为复杂,有可能一步错步步错,但是保持良好的心态总会战胜的,所以在面对困难时,良好的心态会让我们战胜一切的。

(图片14:张怡雯的作品)
25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2班 张怡雯
用文稿纸折狐狸时,指尖反复摩挲着横线纹路,忽然想起《小王子》里那只说“仪式感让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的狐狸。也让我懂得:心灵的丰盈,从不是追求完美的模样,而是像折纸般,带着耐心与专注,在每一次与生活的“触碰”里,留住独属于自己的温柔印记。真正美丽的东西,需要用心去感受。

(图片15:钱欣源的作品)
25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2班 钱欣源
在折叠纸张构建“love”的形状时,我深感精神健康与爱息息相关。每一次对折都是爱的传递,每一处褶皱都是心灵的共鸣。世界精神卫生日让我明白,爱能为心灵筑起避风港,愿这份折纸里的爱,能化作守护心灵健康的暖阳。
25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3班

(图片16:陈杭林的作品)
25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3班 陈杭林
“情绪垃圾桶”从不是贬义词,而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心灵缓冲带”——它装下的是没处安放的委屈、说不出口的疲惫,以及撑不住时的那口气。给自己找个“可回收”的情绪垃圾桶:可以是信任的人、日记本,甚至是一场跑步,让坏情绪“倒得出去、消化得了”,而不是憋在心里发酵成“有毒垃圾”。

(图片17:宋姿锦的作品)
25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3班 宋姿锦
“愈“见拾光,“折”映心声,世界精神卫生日让我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大的重视,用温暖的心疗愈受伤的心灵,折纸将无声的情绪变成了具象的关怀,折一朵玫瑰花,让所有无人倾听的声音有个归属,愿每一颗无处安放的心都可以像鲜花一样不在意外界,只管自己盛开,开出绚烂的人生。

(图片18:张姗姗的作品)
25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3班 张姗姗
在参与世界精神卫生日折纸创作时,我折了一个立体的爱心。折纸的过程让我沉静,也让我明白,关注精神卫生就像折纸,需要耐心与时间。愿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心灵的慰藉,让精神世界如爱心般充满温暖。
25学前教育1班

(图片19:项钰涵的作品)
25学前教育1班 项钰涵
通过这次“‘愈’见拾光,‘折’映心声活动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折纸和绘画不仅是静谧的创作,而是一场心灵的对话。留下的折痕无法磨平,如同心灵创伤一般,但它是我们成长的勋章。我们以纸为媒,为心灵注入积极阳光的力量,共同营造出温暖包容的校园氛围。

(图片20:冒景元的作品)
25学前教育1班 冒景元
世界精神卫生日仿佛是一个特别的提醒,告诉我们:在追求物质与成就的同时,心灵的健康同样不容忽视,值得我们倾注更多的关注与爱护。培养兴趣爱好,不仅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趣,还可以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加从容和自信。

(图片21:沈嘉裕的作品)
25学前教育1班 沈嘉裕
折纸飞机哈气掷出,烦恼随它飞远;叠千纸鹤缀窗边,每道折痕都藏着“会好起来”的温柔盼头。指尖拢住纸飞机,像攥住小委屈掷向风;千纸鹤立掌心,叠的是慌,落的是慢慢稳下来的心。
25学前教育(中本贯通)1班

(图片22:沈欣程的作品)
25学前教育(中本贯通)1班 沈欣程
两只不同色彩的纸鹤代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黄色爱心不规则的撕边质感,象征精神健康的本质是接纳真实的情绪。精神健康是在接纳、表达与联结中,让心灵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与光芒。

(图片23:李柏攸的作品)
25学前教育(中本贯通)1班 李柏攸
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愈”见拾光,“折”映心声。折一盏兔子灯疗愈疲惫,叠一艘帆船扬起希望,捏一朵忘忧花绽放笑容,折几颗爱心传递温暖。指尖流转间,希望烦恼消散、心灵向阳。

(图片24:冯茜的作品)
25学前教育(中本贯通)1班 冯茜
在世界精神卫生日,这精致的折纸如心灵的镜像。每一道折痕,都是与内心对话的印记,让我们在折纸里,“愈”见自己,“折”映出积极心声。
25学前教育(中本贯通)2班

(图片25:王依辰的作品)
25学前教育(中本贯通)2班 王依辰
在这个时代,精神健康也该被重视。波士顿的折纸疗法,说的就是通过折纸,治愈心灵。绿丝带是中国精神卫生的标志,四叶草象征着幸运,星星代表了希望,千纸鹤寓意愿望与祝福,纸飞机、东南西北是我们童年经典折纸,带领我们在回忆童真时代的同时,治愈内心的创伤。

(图片26:陈奕安的作品)
25学前教育(中本贯通)2班 陈奕安
指尖翻飞,赋予纸张新的生命。静默的千纸鹤,承载着对安宁最纯粹的祈愿;振翅的蝴蝶,诉说着破茧重生的勇气。这折纸的过程,亦是一场心灵的修行,它提醒着我:每一次用心的折叠,都是对自我的温柔关照;每一次耐心的成型,都寓意着成长与转变。

(图片27:任雍蔚的作品)
25学前教育(中本贯通)2班 任雍蔚
指尖在纸间流转,心却渐渐安静下来。一张平凡的纸,经过折叠竟能化作白鸽或莲花。这多像我们的内心——那些生活的褶皱与压痕,原来不是伤痕,而是通往另一种美丽的必经之路。
25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1班

(图片28:瞿鑫怡的作品)
25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1班 瞿鑫怡
世界精神卫生日的意义,早已超越“纪念日”本身,它更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对心灵健康的忽视。真正的关注,是允许自己偶尔“停下来”的松弛,是对他人的真诚询问,更是打破偏见的勇气。当我们开始把心灵健康和身体健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平和相处,便是对这个日子最好的回应。

(图片29:吴悦文的作品)
25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1班 吴悦文
世界精神卫生日提醒我们,心灵的安康与身体同样珍贵。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愿我们都能学会适时停驻,倾听内心的声音,不吝对自己温柔,也给予他人理解的空间。每一次倾诉、每一次陪伴,都是照进阴霾的一缕光。真正的强大,是懂得呵护自己的情绪,也有勇气承认脆弱——这本身就是一种完整。

(图片30:吴宇佳的作品)
25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1班 吴宇佳
指尖翻飞,每一只折纸都承载一份祈愿:愿百合的纯净抚慰焦虑,白鸽的翅膀带走压力,星星点亮迷途的希望,小船载着我们驶向彼此理解的港湾。关注精神卫生,就从这样一次安静的折叠开始,让关怀在指尖传递,平稳穿越情绪的波澜,抵达健康的彼岸。
25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2班

(图片31:陈舒瑶的作品)
25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2班 陈舒瑶
在桌前折千纸鹤,是给心理健康的“充电时刻”。那些盘旋的焦虑和压力,会随着每一次精准的折叠慢慢退去——专注于对齐边缘、压平折痕的瞬间,心也跟着慢慢平静。看着纸鹤立在掌心,忽然明白:呵护心理就像折鹤,不用急着求完美,每一步认真对待,就能让心里的“小世界”慢慢亮起来。

(图片32:韩靖怡的作品)
25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2班 韩靖怡
每一次向内折,都像在学着包容自己的不完美;每一次轻压出新的角度,都是调整看待世界的方式。纸在手中渐渐成型,心在觉察中慢慢完整。不必追求完美无瑕,就像我的纸爱心有着不齐的边角,却依然饱满生动。真正的心理健康,或许正是接纳所有折痕与棱角,在复杂中依然保持完整的姿态。

(图片33:潘恩凡的作品)
25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2班 潘恩凡
这张白纸曾平凡无奇,经过折叠有了天使的形状。就像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的褶皱与压力中重塑自己。在世界精神卫生活动中,我选择折天使这一形象,是让我联想到五月天的《天使》这首歌,正如歌中所唱“飞过人间的无常,才懂爱才是宝藏”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值得被温柔接住,都能在爱的光里,慢慢修复自己的翅膀。
25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3班

(图片34:陈竞绚的作品)
25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3班 陈竞绚
有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让内心慢下来的理由。这个活动就是这样一个安全、温暖的空间。当你专注于纸张的每一次转折与成型,你也在不经意间,为自己梳理了情绪。来吧,和我们一起,在折叠中遇见平静,在创造中找回简单的快乐。

(图片35:单悠然的作品)
25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3班 单悠然
让双手引导心灵,进入一个宁静的折叠世界。心理健康折纸活动,不仅是一次手工艺体验,更是一场正念练习。在一折一叠间,将纷繁的思绪转化为指尖的专注,将内心的压力舒展为纸上的美好。完成的作品,便是你送给自己的、一份安定的礼物。

(图片36:金洋慧的作品)
25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3班 金洋慧
让我们一同将方寸彩纸,通过指尖的翻折,变为一朵绽放的纸花。这个专注而宁静的手作过程,能有效帮助我们平复心绪,将焦虑转化为创造的美好,疗愈心灵。
25艺术教育1班

(图片37:徐怡菲的作品)
25艺术教育1班 徐怡菲
一片枫叶恰是最好的隐喻人的心灵。它曾热烈鲜活,亦会坦然面对凋零。它教会我们拥有接受一切的勇气,不必抗拒自然变化,而是在整个夏天积蓄能量,在秋风中绽放独特的美。

(图片38:李鑫瑶的作品)
25艺术教育1班 李鑫瑶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光彩,就像这一束由不同的纸花构成的花束,缺了每一枝花都无法成立,借此呼吁大家关爱不同心灵世界的人们。

(图片39:汪陈天意的作品)
25艺术教育1班 汪陈天意
所有拼图块可通过边缘的暗扣拼接成完整的正方形,象征“接纳所有情绪碎片,才能拼凑出完整的自我”,传递“正视情绪多样性”的理念,正视自我,接纳感情,成为真正的自己。
25艺术教育2班

(图片40:李嘉怡的作品)
25艺术教育2班 李嘉怡
折纸本身就像一次心灵的疗愈。纸飞机是用书页做成的,象征释放与新的起点。当你焦虑有压力时,不如把自己放进书本的海洋。可能会带回来一颗可以代表关爱自己、接纳情绪的心。千纸鹤是国际公认的祝愿象征,代表对心理健康康复的祝愿。

(图片41:孙耘的作品)
25艺术教育2班 孙耘
在折叠这盏发光花球时,每一道折痕都像是心灵的褶皱被温柔抚平。它如太阳驱散阴霾,似夜灯予人慰藉,星星点点的设计更如心灵的星光。这让我深知,关注精神健康,就是为自己的心灵点亮一盏温暖的灯,在自我对话中收获治愈与成长。

(图片42:王舒影的作品)
25艺术教育2班 王舒影
本作品的外观是一颗长着翅膀的爱心。绿色代表健康和希望,红色代表乐观和勇气,蓝色代表自由和安定。我们要加强对精神健康问题的关注,提高精神卫生服务的质量,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关爱和支持。
25艺术教育3班

(图片43:朱暄贻的作品)
25艺术教育3班 朱暄贻
我的作品以树喻家庭:枝条由写满“你要听话”等话语的纸团缠绕而成,象征以爱为名的控制。树下孩子蜷缩阴影中,手电筒的光如被遮挡的阳光。绿草环绕,唯他脚下已成沙土。愿每个孩子终能挣脱阴影,拥抱属于自己的阳光。

(图片44:唐家乐的作品)
25艺术教育3班 唐家乐
在静谧湖畔,黑白天鹅相对垂首,颈项弯成心的轮廓。这动人的画面恰如我们的心灵,有光明亦有阴影。真正的精神健康,不是永远保持阳光,而是学会与自己的每一面和解。那些被视为缺点的特质,恰是让我们独特的存在。

(图片45:王奕嘉的作品)
25艺术教育3班 王奕嘉
愿每个人都能像向日葵那样,始终朝着光的方向生长。在日复一日的向阳中,沉淀出明朗澄澈的内心世界,先守好自己的心理健康,再如同清晨的一缕阳光,将这份温暖与善意,悄悄传递给每一个擦肩而过的人,让爱与温柔在彼此心间流动。
那些在折叠中被看见的情绪、在书写中被安放的心事,早已悄然沉淀,化作一束照亮我们心灵的微光。值此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愿这些承载着我们指尖温度的折纸,能继续在平凡时光里为我们传递温暖与力量。治愈从来不是瞬间发生的奇迹,它更像是折纸般,在一次次耐心的翻折与调整中,让我们遇见那个更从容、更完整的自己!
教育学院(处)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