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建党百年,学前教育学院教工党支部积极响应市教委工作党委推出的“我为建党百年打卡”活动,在学校党委及学院党总支的部署下开展“红色基地大寻访”。此次活动由支部党员自行寻找红色参观基地,拍照打卡并撰写参观心得。
(图片1:参观图片1)
(图片2:参观图片2)
(图片3:参观图片3)
(图片4:参观图片4)
(图片5:参观图片5)
参观心得
#01
党员教师:高梦璇
打卡区域:徐汇区
红色基地名称:钱学森图书馆
打卡时间:2021年6月5日
6月5号,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前往市区参加红色基地大寻访活动。本次活动我参访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钱学森图书馆”,坐落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的一旁。在参访的过程中,了解到图书馆的外观设计也别有意义。“大地情怀、石破天惊”是整体的设计理念,一个方正的石头寓意钱老心系祖国大地的赤子情怀,一个“裂开的石头”代表钱老“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简洁庄重的朱红色建筑是钱老在戈壁中奉献一生的抽象表达,馆藏了钱学森一生的事迹和珍贵文献资料,彰显了他一生的学术贡献和爱国情怀。
参访之后也让我思考了作为一名高校新教师,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对于马上要踏上的赴美博士项目,在全球化的当下,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秀的理念带回中国的同时更要与我国社会文化背景相匹配,本土化,实地化。我也将保持钱学森般的精神,不断求知,不断探索。
#02
党员教师:李菁雯
打卡区域:杭州市
红色基地名称: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
打卡时间:2021年6月5日
本次“红色基地”打卡活动本人前往了浙江省杭州市的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位于西湖东南的云居山上,1985年兴建,占地约7万平方米,包括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碑、大型铜浮雕壁、大型花岗岩群雕纪念碑等。一进入纪念馆便被它的宏伟壮丽所吸引,高27米的纪念碑,呈风帆型,正面镌刻陈云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镀金大字,从中使我感受到了那些革命烈士的伟大。雕塑蜿蜒曲折,寓意钱江潮水,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铜浮雕壁,如此雄壮的浮雕作品让观者内心汹涌澎湃,爱国意识被唤醒。
通过参观了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我深刻地领悟到了那些烈士们的精神,深刻地认识到了党的领导的正确。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找到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正确道路;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合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凝聚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03
党员教师:杨艳
打卡区域:静安区
红色基地名称:四行仓库
打卡时间:2021年6月5日
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在谢晋元团长带领下,坚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并奋力阻击日军,留给后世一段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将士们把四行仓库当作最后的防线用生命去守护,租界的群众也被将士们的爱国之情所感染,纷纷加入了抗日战线。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它有这无穷的号召力与感染力。战争年代,战士们坚守着解放中国的爱国信仰,奋勇杀敌,不畏牺牲;怀抱着相同信仰的中国百姓,成为了抗日战线上最坚强的后盾。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与发展时代,虽然我们不需要去战场杀敌,但我们依然要坚守发展中国的爱国信仰,铭记历史,传承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04
党员教师:潘莉萍
打卡区域:嘉定区
红色基地名称:外冈游击队纪念馆
打卡时间:2021年6月5日
为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同时也是为了迎接我们建党100周年,我在本周参观了嘉定外冈游击队纪念馆。来到纪念馆内,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照片再现了当年外冈游击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抗日、英勇战斗、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光辉事迹。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了解到外冈游击队开展的抗日武装斗争是上海郊县人民抗日斗争的重要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的全国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组成部分。
通过参观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重新接受了一次心灵洗礼。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当年抗日斗争中使用过的实物、一份份宝贵的历史资料及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中,加深了我对这段抗战历史的印象。
#05
党员教师:沈晓燕
打卡区域:嘉定区
红色基地名称:革命烈士陵园
打卡时间:2021年6月6日
在参观嘉定区革命烈士陵园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英雄烈士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和他们用生命铸造的民族精神。那些名字被刻在纪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几代优秀中华儿女奋力拼搏、无私奉献,为新中国的崛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了巨大作用,也鼓舞着我们继承革命先辈们的遗志,为新时代建设更美好的中国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06
党员教师:肖忆忆
打卡区域:嘉定区
红色基地名称:陈君起纪念馆
打卡时间:2021年6月5日
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在谢晋元团长带领下,坚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并奋力阻击日军,留给后世一段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将士们把四行仓库当作最后的防线用生命去守护,租界的群众也被将士们的爱国之情所感染,纷纷加入了抗日战线。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它有这无穷的号召力与感染力。战争年代,战士们坚守着解放中国的爱国信仰,奋勇杀敌,不畏牺牲;怀抱着相同信仰的中国百姓,成为了抗日战线上最坚强的后盾。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与发展时代,虽然我们不需要去战场杀敌,但我们依然要坚守发展中国的爱国信仰,铭记历史,传承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07
党员教师:扶跃辉
打卡区域:闵行区
红色基地名称:七号桥碉堡
打卡时间:2021年6月6日
本周,我来到位于七宝镇漕宝路文化公园的七号桥碉堡,七号桥碉堡遗址记载着上海解放时一段鲜为人知的悲壮历史。我通过墙上的记录了解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都发生过激烈的战斗。国民党曾在这个地方建了34座碉堡,解放军战士血战三昼夜才打开上海西大门。这座碉堡不仅见证了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国民党七号桥防线,也见证了七宝镇的改革与发展,同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奋进。
#08
党员教师:沈潜
打卡区域:浦东新区
红色基地名称:第一楼茶园
打卡时间:2021年6月6日
今天参观了位于浦东新区新场古镇新场大街424号的第一楼茶园。这座古朴雅致的建筑,经历了百年风雨,依旧历久弥新,其在上世纪20年代是当地最高建筑,被誉为“第一楼”。此楼地理位置优越,隐蔽性强,当时承担起了特殊的革命任务。1941年,新场镇的共产党员顾梦花接受了党组织交办的任务后,变卖家中田地房舍,在第一楼的一楼开了“洪福桥饭店”,成为当时的秘密联络站。在参观时,自己感受到的是共产党人身上为了革命乐于奉献与敢于牺牲的崇高品质。如今我们身处的时代岁月静好、国泰民安,正是因为有着像顾梦花这样的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民族振兴而不懈奋斗,她将个人利益甚至生命置之度外的高尚品格值得自己用一生去学习与发扬。
#09
党员教师:井韵绮
打卡区域:嘉定区
红色基地名称:上海翥云艺术博物馆
打卡时间:2021年6月7日
上海翥云艺术博物馆内收藏有嘉定文人字画、嘉定竹刻、嘉定历史古籍及其他藏品等历代文物700余件套,其中不乏有嘉定历史名人的文献著作碑帖,嘉定明清两代书画家的书画作品。市民群众通过展览真切感受嘉定历代文人艺术造诣,了解嘉定的文化传承。
馆内有许多字画,例如明黄淳耀《送张子石游燕诗轴》,阐述的是自明代中叶起,政府倡导植棉织布,嘉定百姓的生活基本依赖棉布生产,农民以棉织布,以布易银,以银买粮,以粮纳赋,饱受漕粮(俗称“皇粮”)之苦。《游燕诗轴》所反映的,是崇祯十五年(1642)嘉定读书人张鸿磐与侯汸、申荃芳等为折漕事走京师,向朝廷陈情呼吁。通过一幅幅字画,我们能感受到不论在什么时期,都有伸张正义的人,都有维护民众,维护国家的人士。有了国才有家,此次展览给前来参观的我们带来一定的启发。
学前教育学院(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