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友谊赛1)
(图片2:友谊赛2)
(图片3:友谊赛3)
(图片4:友谊赛4)
为了促进学院之间的辩论交流,展现各学院的辩论风采,秉承着“以赛促训”的原则,提升其辩论水平,学前教育学院与语言文化学院于2021年11月10日20:40在光华楼204顺利举行辩论友谊赛。语言文化学院梧鸣协会副会长李恩泽、学前教育学院明言辩论协会辩论队优秀学长陈诺、优秀队员徐婷担任本次友谊赛评委。
正值“双十一”掀起全民购物的热潮,特意选择了“个体有/无责任抵制消费主义”作为此次的辩题,希望可以通过双方思维的碰撞,深入剖析这个辩题背后的价值观。
正方:语言文化学院梧鸣协会辩论队
反方:学前教育学院明言协会辩论队
(图片5:友谊赛5)
正方从消费者和借贷平台两个角度入手,论述了消费者在消费陷阱的诱惑下没有足够的控制力,而借贷平台又善于控制用户心理。在两方面的作用下,消费主义会促使个体最先受到伤害,其次造成产品的过度浪费,导致资源浪费。
反方则认为,消费主义固然有弊端,但我们该做的不是抵制消费主义而是引导个体正确消费,转弊为利,促使生产商生产更多优质商品,从而使得消费者从中获取幸福感。
正反双方前半场赛况焦灼难辨,在自由辩论环节“战火”又不断升级。双方针对消费主义是否等于消费,消费主义是否一定带来资源的浪费,以及抵制消费主义是否主要是个体的责任展开讨论。双方辩友巧舌如簧,纷纷列举具体事例和精确的科学数据力证己方观点,例如消费主义一词的发明是资本主义的圈套、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并不是一回事。
比赛结束之后,现场的评委针对双方辩手的表现给出了以下评价与建议:
通过双方对消费主义这个词起源的拿捏,能看出各位赛前充分准备,但在关键词概念的确定上还需下点功夫,理应明确关键词概念,以及与其近义词的区别,不能让听众不知所以然。最后,评委希望各位辩手在辩论进行到白热化阶段时,不要自乱阵脚,要做到思路清晰、抓住重点、探讨辩题的深层含义,可以通过提前预设提问流程,掌控自由辩论的重心。
艾默生曾言:“辩才,是一种将真理转化为语言的能力,而所使用的语言又能让聆听者完全理解。”经过此次友谊赛,双方积累的赛场经验和辩论技巧比比赛结果更重要。希望通过这次比赛,双方辩手都能再接再厉,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在未来的辩论比赛上继续大放异彩。
学前教育学院(处)供稿
撰稿/高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