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明言辩协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学前教育学院辩论训练期末考核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随着考试周和假期的临近,我院辩论训练等各项工作也进入了收尾阶段。为验收我院本学期的辩论训练成果,贯彻落实我校“三抓三坚持”育人理念,积极响应本学期制定的辩论训练目标“抓大二带两头”——大一重基础、大二重提升、大三重巩固,我院分别于2021年12月14日至16日于光华楼215、208、302开展中英文辩题期末考核。

图片1:期末考核1

此次21级全部采用中文辩题考核,并以专业为单位,每个专业随机抽取一个小组,以辩论赛展示、主席汇报以及小组成员答辩的形式开展。

20级的英文辩题考核以辅导员推荐和学生自荐的方式选出考核人员,并运用“4+4+1”的模式以及英国BP议会制进行跨专业、跨班的对抗。

20级和19级的中文辩题考核同样以辅导员推荐和学生自荐的方式选出考核人员,并运用“4+4+1”的模式以及国际华语辩论赛制进行跨专业、跨班的对抗。

担任本次中英文辩论考核的评委有:学前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答英娟老师、学前教育学院明言辩论协会负责老师杜华萌、学前教育学院明言辩论协会辩论队指导老师朱奕非、英文辩论训练指导老师高梦璇、带训辅导员吴倩文老师以及辩论队成员们。

图片2期末考核2

(图片3期末考核3

(图片4期末考核4

(图片5:期末考核5

21级考核辩题

大学生兼职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正方观点

大学生兼职不仅可以拓宽视野,增强工作经验,还能提高交际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维权能力和团队意识等,大学生也能通过兼职提前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并且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同时,大学生在做兼职过程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这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的塑造。

反方观点

大学生兼职得不到价值最大化,经常会面临学习压力、时间管理压力、工作压力、交往压力等一系列问题,而面对这些压力大学生往往只能疲于应付,导致时间和精力被分散,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此外,大学生一味兼职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他们的很多权利也无法得到保障,甚至会危害到自己的生命。

组长汇报

各组长主要从前期辩论训练相关活动内容、辩论亮点、辩论不足与改进三个方面展开,其中强调了通过辩前破题、尝试不同的辩位、辩论复盘等方式改进不足。

20级(中外合作办学、国际课程合作专业)考核辩题

Which is better for children’s development,play or teaching ?

正方论点

游戏在培养儿童各种能力的发展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以将被动学习引导成主动学习,刺激幼儿的学习自主性。同时,游戏让幼儿学会合作、互助、团结,并给孩子提供了运动的机会,让幼儿的身心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反方论点

教学的目的性比游戏更明确,更能帮助幼儿进行深度学习。幼儿自制能力低,过度的玩乐会让幼儿渐渐丧失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教学能够给儿童提供各方面发展的具体数据,相较于游戏,能更直接带给儿童知识性的帮助

19、20级(除20级中外合作办学、国际课程合作专业)考核辩题

大学生兼职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网络学习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大学生兼职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正方论点

兼职可以增加收入、社会阅历和人际交往能力,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双重益处。学生可以在兼职过程中寻找自己的职业定位,为以后的人生规划打下基础。除此之外,兼职还能锻炼大学生平衡生活和学习之间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在将来适应社会。

反方论点

正方定义的兼职过于理想化,虽然有百分之六十五的大学生在学习与兼职冲突时选择了兼职,但当大学生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却得不到相关法律的保护,并造成时间和金钱的流失。且百分之八十的大学生从事的都是低智力、高体力的劳动,此类劳动无法带给大学生适相应的社会经验。

网络学习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正方论点

网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在进行网络学习时,学生可以在不限制学习地点和时间的情况下自由学习。其次,通过网络这个庞大的知识库,学生也可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发展,开拓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人文涵养。

反方论点

网络学习并没有改变原来的学习方式。由于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在当今社会,采用的方针依然是线下为主,线上为辅。同时,网络学习缺乏感情交流,面对机器,老师和学生一致认为缺乏平常上课的氛围。此外,由于需要长时间面对电脑,易对学生的脊柱和眼睛造成损害。

至此,2021学年-2022学年第一学期学前教育学院党总支第二辩题期末考核顺利结束。在此次辩论考核中,同学们将日常辩论训练中积累的经验和辩论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了各自的辩论水平。希望同学们在下学期的辩论训练中赓续前行,奋楫争先,将“思”和“辩”更好地结合,锻炼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将辩论的内容升华,提升综合辩论水平。


                                                                                        学前教育学院(处)供稿 撰稿/韩思瑶、吴依雯、沈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