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支部活动】艺术教育专业党支部学习感悟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对团结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的重大意义,更加深刻地领悟“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艺术教育专业党支部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计28人准时收看大会盛况,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作的工作报告。

青春献礼 砥砺奋进

王圣嘉

(图片2:线上观看二十大图片1)

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我们坚持四个自信。随对肆虐的救情,疫情防控也因群众的结而更加紧密,无数人民也迸发出坚韧不拔的团结精神,巨大的灾难使我们更加坚定邂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光荣使命,一代人有代人的漫漫长征,我们生逢盛世,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在新的时代新的征程,自我担当,锐离进取,学思并进。

作为一名党员,我会在党的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笃行,以更坚强的意志和更坚定的决心,追随党的步伐,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金笑嫣

(图片3:线上观看二十大图片2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我们应该全面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刻“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姜歆榆

(图片4:线上观看二十大图片3

今日上午10点,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北京顺利开展。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我们在党的带领下铸就了激荡人心的东方传奇,贏得了令人惊叹的大国荣光,一个古老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继革命之精神,承时代之洪波,新时代的星火,也可以燎原,扬帆起航,努力奋进在更壮阔的征程,自主肩负时代使命!

龚依乐

(图片5:线上观看二十大图片4

10月16日上午,我准时在家收看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如本次大会的标语“奋进新时代”,会议中明确了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迎接这一继往开来的党代会,在思想政治建设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两个确立”。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从灵魂深处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才能深刻理解初心和使命,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新时代青年一定要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决心,把迎接中共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正如我们学校的“三抓三坚持”,贯彻落实过程中必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我们没有理由观望、徘徊,甚至埋怨、退缩,唯有向前才能一步步接近目标。

徐韵辰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观看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深有体会。在新时代新征程下的我们,更要跟随着党的脚步期待着美好的明天。而美好的明天将是我们每一位青年份子肩上的重任。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为国着想,为国争光,尤其在师范学校的我们更应该以教育为己任,牢记党的宗旨积极弘扬和传承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与此同时,我也将在大学生活和日后的生活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国家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奉献出自己力量。教师以教育为本,以人为核心更应该在基础教育上为新时代的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季懿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多年来我们国家持续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这一切都让我们人民群众深刻体会到党是多么伟大,也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正在小学实习的大四学生,我深刻体会到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同时也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不久的将来,我的身份将从学生转变为教师,我会切实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为提高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而努力,在我的岗位上贡献青春力量。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意义重大的大会。在聆听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后,学前教育专业第一支部的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们倍受振奋、倍受教育、倍受鼓舞。聆听报告,回望来路,我们更加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展望前路,我们更加深刻领悟到党的精神内涵。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二十大精神,切实领会和把握好精神实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担起时代赋予我们青年学生的责任与使命。

                                                                                                                                      学前教育学院(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