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贯彻落实我校“三抓三坚持”的教育方针,秉承“以赛促训”的原则,促进学院之间友谊交流,提升同学思辨能力,学前教育学院与语言文化学院于2022年11月22日20:40在日华楼辩论研讨室顺利开展辩论友谊赛。本场辩论赛的评委分别是:学前教育学院辩论队队长奚蕾、学前教育学院第一届辩论助理团队总负责人徐婷、语言文化学院梧鸣辩论协会会长李恩泽、语言文化学院辩论队队长姜艳竹、人工智能学院辩论队副队长何梓钰。
本场辩论友谊赛的辩题为:双标的人生是不是虚伪的。
首先,正方认为双标是为达到自身的目的和满足自身的需求采取双标的行为,并将这一状态贯彻到人生的各方面,将它化作人生的形事准则的人的人生是虚伪的。正方的论点围绕利益展开。一、在利益的驱使下,对他人采取了与自己不同的价值标准,隐瞒了自己的出发点,蒙蔽了他人,这是形成了欺骗的过程,同时对他人也产生了虚伪的行为,将这种追逐利益前提下的双标贯彻到人生的各方面并作为人生的状态,这样的人的人生是虚伪的。二、利益作为着手点,使得双标的行为不纯粹且蒙蔽了自己和他人。
反方则在开篇理论中表明当一个人的双标行为没有对其他人造成利益,心理,身体等其他方面造成严重的伤害时,那么他的人生就不是虚伪的。正方的论点为:一、双标是我们的保护伞,他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保护伞,同样也是对于我们所爱之人,所关心之人撑起的保护伞。二、双标也是我们自己的保护伞。三、双标同时也是情绪的调节剂。让我们有着乐观的想法的积极的心态。
在随后的攻辩和自由辩论环节中,双方辩手举出近期热门关于外国对于利益的行为纷争问题和各种为人熟知的例子,来表达双方对于双标的定义争抢,使观众有着更直观的印象。双方辩手逻辑缜密、思维敏捷、言辞犀利,交锋不断。同时双方的矛盾焦点也从双标逐渐变为虚伪,什么叫做双标的人生是虚伪的以及为什么说双标的人生不是虚伪的。最后的总结环节,双方辩手就本场辩论进行总结。很完整的总结了场上的交锋与矛盾,对整场辩论进行了完美收官。
(图片1:攻辩和自由辩环节1)
(图片2:攻辩和自由辩环节2)
(图片3:攻辩和自由辩环节3)
(图片4:攻辩和自由辩环节4)
五位评委依次对整场辩论进行了点评,并给予了相应的指导意见:1、双方应当注意辩论礼仪,礼貌用语。2、双方应当注意赛制规则,请勿在攻辩环节出现提问超时、回答方反问等情况。3、双方均缺失逻辑论证的前提,同时出现举例论证不充分的情况。4、双方在攻辩与自由辩环节发生的定义纠纷并未有针对性地深入探讨。5、双方应当关注自由辩剩余时间,并合理利用时间差。
(图片5:评委点评环节 1)
至此,本次学前教育学院与语言文化学院的辩论友谊赛圆满结束。通过本场辩论友谊赛,两院辩手不仅在实战中积累了比赛经验、训练了队友间的默契,也在交锋中深化了两院之间的交流,增进了感情。希望辩手们能够吸取经验、不断提升辩论技巧!
学前教育学院(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