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辩中“友”你,携手共进|学前教育学院与健康学院辩论友谊赛顺利开展

为积极贯彻落实我校“三抓三坚持”的教育方针,秉持“以赛促训”的原则,促进各院辩手之间的交流,共同提升思辨能力,学前教育学院与健康学院于2022年11月30日20:40在光华楼204顺利开展辩论友谊赛。本场辩论的评委分别是:学前教育学院辩论队队长奚蕾、学前教育学院优秀辩手蒋嘉仪、健康学院思毅辩论协会辩论队队长唐骏杰、健康学院思毅辩论协会辩论队副队长张溪筠、商学院辩论队副队长刘易航。

本场辩论友谊赛的辩题为:短视频的火爆是精神文化丰富/匮乏的体现。

正方:健康学院    vs     反方:学前教育学院

一辩:王懿帆              一辩:李益

二辩:袁梦瑶              二辩:陈嘉怡

三辩:祝祥翔              三辩:陆岱嘉

四辩:杨涵清              四辩:马依琳

(图片1:立论环节1)

正方在开篇立论中表明通过短视频火爆的原因探讨它是精神文化丰富还是匮乏的表现。正方的论点为:一、短视频门槛低,包容性强,可以打破阶层信息屏障,做到信息资源共享,扩展精神丰富渠道。二、短视频的火爆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追逐,是不断扩充自己精神文化的表现。三、短视频的火爆不仅仅丰富受众,同时展示创造者的才华,丰富其精神文化。

反方则认为判断短视频的火爆是否是文化丰富或是匮乏的表现,应当关注短视频的火爆是否可以促进人们的精神状态向正向发展。反方的观点围绕以下几点展开。一、短视频火爆的典型特点是内容肤浅,缺乏营养,这正是精神文化匮乏的象征。二、短视频的制作者以利益为目标,忽略了短视频的内容。三、大数据时代下的短视频平台让观众无意识掉入“逐渐走向捷径”的陷阱,让人缺乏目标和追求,从而导致精神匮乏。

(图片2:攻辩环节1)

正反双方就短视频、火爆、精神文化的定义等内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正方从短视频火爆原因、创作者获利方式和对娱乐搞笑的定义等方面发起攻势。反方则从大众是否能记住短视频特征和对内容相似性的看法等方面发起反攻。

(图片3:自由辩环节1)

双方就大众观看短视频的原因展开了深入讨论,并通过列举实例进行详细说明。正方认为青年大学习作为一种短视频,通过网络平台有效地向人们传播了红色文化,帮助人们迅速了解短视频核心内容。而反方则认为娱乐搞笑视频占比居于高位,但娱乐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底层的需求,为娱乐看短视频才是精神匮乏的体现。

(图片4:结辩环节1)

正方认为,在当今快节奏时代,短视频固然有其弊端,但“娱乐至死”的观点太过片面,短视频作为文化传播交流载体,能通过碎片化时间给予人们喘息的余地,同时丰富大众精神的需求与层次。

反方认为短视频的出现虽然顺应时代,但会使人们跳过思考环节,大多数人本就无法做到自我过滤,减少工作与思考时间这一行为更接近于精神萎缩,麻痹自我对现实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五位评委依次对整场辩论进行了点评,并给予了相应的指导意见:一、双方自由辩论中的论述内容没有针对辩题中有关“精神文化”展开,而是偏向了短视频的时长、数量。二、双方各自论点论述不一致,出现因果倒叙的情况,且论述时没有将“精神文化丰富或是匮乏”作为前提。

(图片5:评委点评环节1)

至此,本次学前教育学院与健康学院的辩论友谊赛圆满结束。通过这场辩论友谊赛,两院辩手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思维模式、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而且增强了队友之间的默契。期待辩手们之后更加精彩的表现!


                                                                                                                                     学前教育学院(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