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团建设

【非遗小知识】第一期哈尔滨:传承冰城文化,追寻光影之美


2024年3月27日下午16:40,为使同学们更加了解、领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独特的历史脉络及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带着传扬尊重与保护这份宝贵文化遗产的思想,学前教育学院党员工作站第一次【非遗小知识】线下宣传活动在日华楼顺利开展。

(图片1非遗活动图片1


(图片2非遗活动图片2

此次线下活动,是一次文化的盛宴,在这里,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聆听古老技艺的悠扬之声,感受冰城文化的厚重底蕴。通过分享,我们了解非遗的精湛技艺和深厚内涵,体验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通过学习与探索,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活动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模块:


01感受非遗魅力,观赏经典技艺

哈尔滨被称为“冰城”,寒冷漫长的冬季为发展冰雪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冰雪雕技艺应运而生。

冰雪雕技艺是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减法的艺术”,全凭雕刻师傅的手上功夫随着哈尔滨冰雪旅游知名度迅速提高,这项精湛的非遗技艺也为更多人所知晓。


(图片3非遗活动图片3


02传承非遗文化,走进剪纸艺术

方正剪纸于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正剪纸乡土气息浓郁,图案简洁明朗,概括力强,式样繁多,内容丰富,在创作概念和整体创作上打破了陈陈相因的民间剪纸模式范畴。

现如今,方正剪纸也慢慢的走进了校园课堂,并且,积极与国外交流访问,逐步的走进了大众视野。


(图片4非遗活动图片4


03体验非遗趣味,丰富快乐生活

2009年入选黑龙江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双城皮影戏是流传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的传统艺术形式。唱腔高亢、清脆,采用了二人转等艺术唱腔。形成了高亢、粗犷、激越的艺术特色。其造型洒脱大气,形象生动传神,刀法张弛有度,色艳而不俗,具有东北皮影的典型特征。


(图片5非遗活动图片5


04激发美味非遗,探秘冰城之妙

哈尔滨红肠制作工艺于2007年被列为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用猪精肉和牛子盖为主料,添加各种香辛料,经腌制、灌肠、烤、煮、熏等传统工艺精制而成,是哈尔滨的典型代表食品。


(图片6非遗活动图片6


05探寻独特艺术,感受审美文化

哈尔滨麦秸画是中国独有的特色工艺品之一,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已有1500余年历史, 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麦秸画和剪纸、布贴一样是一种剪贴艺术,虽来自民间,却十分稀罕。麦秸画具有光泽透亮、装饰效果好、艺术感染力强等优点,制作出的人物、花鸟、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给人以古朴自然,高贵典雅之美。


(图片7非遗活动图片7



最后在场同学还参加了非遗相关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都对非遗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及积极探寻的意向,其中关于上海非遗文化的呼声最高,占到了百分之五十。

(图片8非遗活动图片8


结语

本次活动圆满结束,相信哈尔滨的雪景冰雕、饮食特色、工艺文化都为我们带来的丰富的视觉体验与心灵的震撼,希望同学们通过活动的开展让非遗文化活起来,走进非遗、了解非遗并赋予非遗新的生命力。



学前教育学院(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