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团建设

学前教育学院2024年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2021级学前教育(中本贯通)1班


班级基本信息:班级人数:41人

辅导员:张子璠

分组情况:每组5-7人,共计7组

调研方向:

1.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2.追寻红色足迹,传承时代精神

3.关注社会热点,提升公民素养

各组调研情况:

(图片1:各组调研情况

调研一组

关于传承中华非遗文化的调查研究

地点:上海市宝山区张庙街道万达广场、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中信泰富广场

时间:2024年7月1日-2024年8月31日

方法:调查问卷(有19个题目,发放60份、回收55份、有效问卷51份)

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在发放问卷时遇到的困难包括了:有部分看到问卷的题目比较多,会出现拒绝填写问卷或者随意乱填的情况。其次,由于发放问卷时的局限性,每个年龄段的参与者人数不均衡,导致对部分年龄段的人分析不足,影响对整体数据的准确解读和推断。在过程中,我们用了这样的方式来解决:在线下的基础转到线上,再从社交平台上找一些热情的朋友,向他们投放问卷。当每个年龄段的参与人数不均衡时及时发现哪个年龄段人数相对较少,结合自己的交际圈,将问卷集中投放到此年龄段的亲戚朋友中,向他们宣传传统文化的趣味性,鼓励他们一起参与进来认真完成问卷。

对此的意见有:一、下次我们可以增加几种研究方法,丰富活动内容,更全面地对活动主题做调研。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要保持耐心和毅力,坚持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努力为团队做出贡献。


(图片2调研一组在万达广场的皮影戏处进行非遗问卷的发放

(图片3调研一组在中信泰富广场时进行了解非遗云锦的实践活动


调研二组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时代精神

地点:上海黄浦区一大会址、上海静安区二大会址、上海虹口区四大会址、上海虹口区鲁迅纪念馆、上海黄浦区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时间:2024年7月20日-2024年7月30日

方法:问卷调查法

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1.知识差距:上海市民的红色文化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人可能对红色文化了解较浅。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和讲座,提供系统化的红色文化相关的课程来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

2.信息获取渠道有限:虽然现代科技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但很多市民可能不了解如何获取可靠的红色文化信息。解决方法可以是通过建立权威的文化资讯平台或社交媒体渠道,定期发布经过审核的红色经典历史文化内容,提升市民的信息获取能力。

3.文化认同感不足:一些市民可能对本地红色文化缺乏认同感或兴趣。可以通过组织历史文化展览、互动体验活动等方式来激发市民对本土文化的兴趣与认同,增强文化归属感。

4.语言和表达障碍:不同年龄段和背景的市民在语言表达和理解方面存在差异。为此,可以设计多种语言版本的宣传材料,或者使用简明易懂的表达方式,确保不同群体能够有效接触到相关信息。

5.历史资料的更新和准确性:部分历史资料可能不够全面或存在误导。应当加强对红色资料的审核与修订,确保提供准确性。


(图片4:调研二组在家中整理问卷数据)

(图片5:调研二组在小区发放调查问卷)


研三组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时代精神的现状调查

地点: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时间:2024年7月30日-2024年8月5日

方法:调查问卷(我们设计了15个题目,旨在全面了解受访者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参与红色活动的频率、对时代精神的理解以及传承红色基因的意愿和行动。共发放问卷150份,覆盖不同年龄层、职业背景和社会阶层的群体,回收问卷120份。经过严格筛选,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05份)

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小组遇到了两大主要困难。首先,部分受访者对红色文化的了解较为有限,导致问卷填写过程中存在理解偏差或回答不全面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加强了对问卷内容的解释和引导,确保受访者能够准确理解问题并作出真实回答。其次,在问卷回收过程中,由于时间紧迫和人员流动等因素,部分问卷未能及时回收。为此,我们灵活调整了问卷发放和回收策略,增加了发放渠道,如通过线上平台发放电子问卷,同时延长了回收时间,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成功克服了困难,圆满完成了调研任务。


(图片6:调研三组在某地铁站进行调研)

(图片7:调研三组在四行仓库进行调研)


调研四组

开展关于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

地点:上海市宝山区淞沪抗战纪念馆、上海市黄浦区一大会址、上海市杨浦区四行仓库纪念馆

时间:2024年7月22日-2024年8月5日

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在调研前期,由于红色文化基地数量众多,小组成员很难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进行探访。因此经过讨论后,我们决定先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受访者职业、对红色文化基地的热情程度、参观经历、参观目的、对基地展陈内容的印象、红色文化基地对其个人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影响、参加活动的感受这7个方面进行框架式的了解。最终收到73份有效问卷,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与初步分析后,各小组成员选择上海市各区的一处代表性红色文化基地进行实地探访来完成本次的调研任务。


(图片8:调研四组在整理访谈内容)

(图片9:调研组在在红色文化基地进行调研)


调研五组

探索居民心声社区电梯更换与安装需求调查

地点:上海市崇明区城桥街道、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街道、上海市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

时间:2024年7月5日-2024年8月5日

方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

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在调研前期,社会热点往往瞬息万变,信息更新速度极快。在活动中,团队发现虽然我们抓住了社区电梯这一生活中的社会热点,但在调查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来源繁杂,真假难辨。因此经过讨论后,我们决定先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设置25个题目,发放395份、回收379份、其中有效问卷362份,从被采访者的年龄、职业、家庭环境、社区环境等各个方面锁定后续观察和访谈的对象。我们团队观察统计老小区的年龄分层以及老龄比、观察调查已装电梯的老小区住户的满意程度,针对在老小区加装电梯的问题以及涉及的多方面因素,对居民进行访谈,涉及政策法规、技术可行性、费用分摊不均以及后续维护等问题,了解居民意愿和存在的疑虑来完成本次调查。


(图片10:调研五组采访到获得的电梯故障图)

(图片11:调研五组在整理访谈内容)


调研六组

兴趣体验课对宣传传统文化的影响的研究

地点:上海市闵行区吴泾镇永德路335号

时间:2024年7月21日-2024年7月31日

方法:问卷调查法(共两套问卷,问卷一共八题,问卷二共九题。每套问卷各下发26份,各回收26份,有效问卷共52份)

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由于上体验课的同学普遍年龄都较小,一些低年级的同学,尤其是一年级的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可能不是很好,在做问卷的过程中会询问问题的具体意思;还有一些同学有些字不认识,不会写。因此,我们小组的成员在同学们填写问卷的过程中,会用一些比较简洁易懂的语言来为低年级的同学们解释问题的意思;把同学们提出来不会写的字都写在黑板上面,供同学们参考。

(图片12:体验课上孩子们展示泥塑成果)

(图片13:调研六组在家整理资料)


调研七组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时代精神

地点:上海市中共一大会址、上海市外滩历史纪念馆

时间:2024年8月1日-2024年8月8日

方法:问卷调查法

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虽然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但在活动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部分团队成员在探访过程中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导致一些重要信息被遗漏;部分团队成员在团队合作中还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作,本次调研我们发分为两个小组分工合作,同时观察两个地方的情况并进行总结记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工作,在下次活动中继续改进。


(图片14:调研七组在中共一大会址进行调研)

(图片15:调研七组在观察幼儿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21学前教育(中本贯通)1班调研小组共41人,总计7组。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围绕“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追寻红色足迹,传承时代精神”、“关注社会热点,提升公民素养”三大主题开展。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征途中,各实践小组积极展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与主观能动性,勇于面对挑战,跨越重重难关。他们深入探索文化精髓,感受历史厚重,通过实地考察与访谈,收集丰富资料,深刻理解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与价值。在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文化的活动中,同学们的脚步遍布了革命圣地与纪念馆,每一砖一瓦都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与光辉。紧跟时代脉搏,聚焦于社会热点议题,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与调研,深入访谈居民,倾听心声:发现老旧电梯安全隐患多,新装需求迫切。调研成果为社区改造提供数据支持,助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探索之旅,它不仅拉近了同学们与社会的距离,加深了他们对国家历史与现状的理解,更为他们的人生旅途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宝贵的经历与收获,将成为同学们未来道路上照亮前行的灯塔,激励他们不断前行,在各自的领域内发光发热,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贡献更加青春的智慧与力量。


学前教育学院(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