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团建设

学前教育学院2024年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2023级学前教育(中本贯通)1—3班

班级基本信息:

班级人数:121人

辅导员:车婧

分组情况:每组3-7人,共计22组

调研主题:

1、追寻红色足迹,传承时代精神

2、服务地方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3、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4、关注社会热点,提升公民素养

各组调研情况:

图片1:调研小组)

图片2:调研小组)

图片3:调研小组)

注:因篇幅限制,以下仅展示部分调研小组

 

调研一组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江南闺绣画

地点:上海市嘉定镇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上海市嘉定区慧绣文化空间,嘉定丰德园

时间:2024年7月28日—8月20日

方法:线上调查问卷(11道题、收到问卷 38 份、有效问卷 38 份)线下进行江南闺绣画传播活动

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1.可增加多种研究方式,面对广大群众丰富活动内容。

2.对于弘扬传承非遗项目,我们要秉持着积极良好的心态,接受各种困难与挑战。


图片4:成员观摩作品)

  图一为调研一组在慧绣空间观摩闺绣作品

(图片5:成员进行座谈会)

图二为调研一组在嘉定镇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座谈会

 

调研二组

国风绘画

中小学生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新契机

地点:上海市青浦区Thrive Art画室,上海市青浦区可步云机构

时间:2024年7月14日——2024年8月12日

方法:问卷调查法(两份问卷共52题,发放53份,回收51份,有效48份),访谈法

困难:

1.由于小组成员住处较远,所以在合作的时候要协商大家的时间

2.寻找线下机构时要和机构的工作人员协商开设公益类课程

3.授课的内容以及宣传手册的制作要考虑到中小学生的接受程度,去制作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内容

解决方法:

1.尽量把实践的时间,缩短在1~2天之内,协商组内成员抽出几天的时间共同完成任务。

2.和工作人员先讲解课程的主要内容,让工作人员先行了解,并突出宣传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经过工作人员理解后,即可正常开设课程。

3.尽量把不同年龄段的课程分类授课,较难一点的课程给年龄段较大的孩子上。


图片6:成员授课)

图一为小组成员在青浦区ThriveArt画室进行传统文化公益授课

图片7:成员做宣传)

图二为小组成员在青浦区可步云宣传手册

 

调研三组

红色足迹,时代传承

李白等十二烈士就义纪念地

现状调研与文化传承

地点:浦东新区上海市花木街道锦绣路1001号世纪公园内(西北角)

时间:2024年8月10日—2024年8月11日

方法:调查问卷法

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我们遇到的第一项困难是受访者不是特别愿意参与或中途退出。我们的解决方法是优化问卷内容,使之简洁明了,减少填写时间;增加问卷的吸引力,如设计有趣的题型或提供小礼品。我们遇到的第二项困难是面对面调查可能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我们的解决方法是利用在线问卷工具,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渠道发放问卷,扩大数据收集范围。


图片8:调研三组)

图一为在李白等十二烈士就义纪念地进行调研

图片9:成员整理资料)

图二为在家整理资料

 

调研四组

大学生对党史认知程度的情况调查

地点:上海市黄浦区兴业路76号

时间:2024年8月11日—2024年8月17日

方法:访谈法(在上海市黄浦区兴业路76号 一大会址管内对参观游客进行采访,采访题库共五题)、问卷法(问卷含18道题目,收到有效问卷20份)

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本次调查是在展馆内的,当天人流量大,难以获取安静、专注的采访环境。所以在采访前,小组成员提前规划采访时间,尽量避开人流高峰时段,然后寻找相对僻静的角落进行采访。在采访中,也会遇到受访者不愿配合,担心隐私泄露或不愿在公众场合发言。于是,小组成员向受访者充分说明采访的目的和用途,承诺保护其隐私;也准备了一些小礼品作为感谢,提高受访者的配合意愿。


图片10:调研四组采访)

图一为小组成员在一大会址馆内采访路人

图片11:调研四组采访)

图二为小组成员在一大会址馆内采访路人

 

调研五组

红色文化践行与启迪

当代鲁迅思想与精神的传承调研

地点: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四川北路2288号、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甜爱路200号

时间:2024年7月29日——2024年8月16日

方法:问卷调查法(总共15题、共发放20份、有效填写人次20)

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本次暑期调研活动,我们计划通过实地考察与资料收集的方式,全面而深入地探索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在上海的生平事迹、文学创作背景及其深远的文化影响。我们将把考察的重点放在上海的鲁迅公园与鲁迅纪念馆。我们计划通过实地考察与资料收集的方式,探索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在上海的生平事迹、文学创作背景及其深远的文化影响。

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遇到了组内提供的方向太多,难以统一,以及第一次制作问卷调查,经验不足等问题。但是在不停的沟通和学习以及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克服了所有的困难,并且成功完成了社会实践活动。在下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应当尝试通过更多的方式来进行社会实践,比如说拍摄视频、访谈法等等。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唤起社会各界对鲁迅文化的关注和重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传承鲁迅先生的思想与精神。


图片12:成员参观)

图一为小组成员在鲁迅纪念馆参观


图片13:成员参观)

图二为小组成员在鲁迅公园内参观

 

调研六组

关于建党以来妇女解放与工作问题的

实践调查

地点: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843号宋庆龄故居、上海市老成都北路平民女校旧址

时间:2024年7月13日——2024年7月14日

方法:观察法、访谈法

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小组成员时间分配存在困难,都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去做,所以我们集中讨论以及集中去观察和访谈都难以完成,所以我们只能兵分两路来进行。当我们在进行访谈的时候,可能会对于妇女解放的历史不太了解,我们也会进行一个科普,让更多人来了解妇女解放以及现阶段女性的工作问题。


(图片14:成员参观)

图一为调研小组在宋庆龄故居进行参观

(图片15:成员街采)

图二为调研小组在进行街头进行调研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23学前教育(中本贯通)1-3班共121人,共计22组。本次暑假调研围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时代精神;服务地方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关注社会热点,提升公民素养这几个主题开展实践,展开了丰富多彩且意义深远的探索与学习之旅。

“追寻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实践过程中,同学们通过组织文化活动、参与社区服务、利用新媒体平台等形式,让古老的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以民族精神为引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同时,“追寻红色足迹,传承时代精神”也是本次实践活动的重要篇章。同学们走访了多个红色纪念馆,通过实地观察与访谈,深刻感受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与崇高精神。在红色地标前,他们不仅重温了那段峥嵘岁月,更深刻领悟到了红色精神对于当代青年的引领作用。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这份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传承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精神的升华。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思考中成长,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与追求。



学前教育学院(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