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切实贯彻校党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指示,深化环境育人实效,教育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于2025年2月25日组织开展卫生整治劳动实践活动。教育学院本次活动覆盖校北门外绿化带区域,旨在通过劳动教育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环境责任感。
活动前期准备
在寒假期间,由于缺乏日常整理与维护,校北门绿化带多处区域出现了垃圾堆积的现象。
活动当天17:00,21位志愿者准时在综治办门口完成集结,全体成员规范佩戴防护装备,分领垃圾钳、垃圾袋等工具,对校门口绿化带处卫生死角实施定点清理。
在活动开始前,教育学院生态文明志愿者队指导老师尤玉龙指出,此次活动是对学生无私奉献精神的一次集中展现与锤炼。此外,尤老师强调了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提醒大家过程中务必小心行事,以免在捡拾过程中扭伤或被枝叶意外划伤。
(图片1:劳动实践活动1)
(图片2:劳动实践活动2)
活动中期过程
在历时约一小时的行动中,志愿者们积极响应号召,系统排查绿化带百余米,重点清理食品包装、烟蒂等难以降解废弃物,并实现科学分类处理。
(图片3:劳动实践活动3)
(图片4:劳动实践活动4)
(图片5:劳动实践活动5)
成员们彼此支持、互相配合,捡拾散落在地上的烟蒂、纸屑等细小垃圾,手持垃圾钳夹取塑料袋、餐盒等大件废弃物,确保这些不易处理的垃圾也能被安全、高效地收集起来。
此次实践活动的深入实施,志愿者们不仅展现了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高效的执行力,还切实提升了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一系列努力,多处区域的卫生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为营造更加整洁、优美的校园周边环境贡献了一份力量。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持之以恒的实践探索,教育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系列行动,深化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实现校园环境治理的常态化、规范化。
在此,我们倡议全体师生:从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做好垃圾分类等日常行为做起,共同构建环境友好型校园。
教育学院(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