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心田播种 绿意传承 | 3.28大手牵小手生态非遗育心活动

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教育学院生态文明志愿者队与校大学生心理协会携手合作,于2025年3月28日实施“心田播种·绿意传承——大手牵小手生态非遗育心行动”实践项目,既推广教育学院成熟优秀的生态文明基因图谱于孩童的认知体系,又培育向阳而生的心理素质与行为模式。

本次活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通过生态文明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跨学科融合,实现教育场域从课堂到社会的延伸、教学目标从知识习得到价值引领的发展,为小学生群体播撒生态文明理念的种子,为大学生群体搭建专业实践的育人平台。

活动概述

(图片1:上海市普陀区新普陀小学)

本次活动的承办方为上海市普陀区新普陀小学。新普陀小学作为我院教育见实习的重要共建基地,一直与我院保持着紧密且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在本次实践活动中,从场地安排到人员协调,每一个环节都全力支持,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图片2:大手牵小手生态非遗育心活动1

(图片3:大手牵小手生态非遗育心活动2

本次活动结合非遗造纸工艺,定制了蕴含生命力的种子卡,以其“播种即生长”的设计,诠释了“零废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开展了环保种植容器彩绘、帆布袋创意绘制、环保心愿书写等一系列活动,通过“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知识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融入到趣味横生的活动中,让小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既能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又能于潜移默化间培养生态文明意识与心理健康精神。

(图片4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片5种子卡

绿色课堂:植物知识与花语探索

(图片6:绿色课堂1

活动伊始,主持人王浩冉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和互动问答,系统讲解了植物生长规律、生态保护的基础知识,以及植物对人类情绪的积极影响等科学内容。在问答互动中,主持人设计了“喜阳植物为何需要阳光?”“向日葵的花语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情感表达?”等题目,将生态文明理念与心理健康知识有机结合,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思考与讨论,积极且正确回答的同学也得到了精美的小奖品。

(图片7:绿色课堂2

(图片8:绿色课堂3

此外,主持人分享了一些缓解焦虑情绪的途径。譬如,在面临压力或心情烦躁之际,我们可以采取深呼吸的方法,让空气深入肺腔,驱散内心的负面情绪;同时,也可以通过冥想的方式,引导心灵进入一种宁静的状态,从而恢复内心的平衡。这些简便而实用的方法,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有效调节情绪,为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

(图片9:绿色课堂4

创作实践环节

01惊喜连连:种子盲盒开启之旅

各班宣讲成员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小学生讲解如何正确种植种子,包括在容器中放入适量土壤、挖小坑、放置种子、覆盖土壤以及浇水等步骤,并演示了如何将种子卡与土壤结合,每一个细节都娓娓道来。同时,也鼓励小学生们坚持写下种植日记,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耐心,还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让成长的每一步都留下珍贵的记录。

(图片10:种子盲盒开启之旅1

(图片11:种子盲盒开启之旅2

02 匠心独运:非遗心语手工工坊

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认识身体的左与右,以愉快的心情学习敬礼舞与《当哈利遇上HONEY》。边唱边跳,培养他们载歌载舞的习惯。

(图片12:非遗心语手工工坊1

(图片13:非遗心语手工工坊2

(图片14:非遗心语手工工坊3

在此环节中,志愿者与小学生协同合作,对环保种植容器进行彩绘。志愿者首先示范了如何在曲面的容器上构图,随后,孩子们与志愿者分成小组,投入到创作之中。孩子们展开奇思妙想,在容器表面绘制发芽的种子、绽放的花朵等图案,培养“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

(图片15:非遗心语手工工坊4

(图片16:非遗心语手工工坊5

(图片17:非遗心语手工工坊6

(图片18:非遗心语手工工坊7

(图片19:非遗心语手工工坊8

(图片20:非遗心语手工工坊9)

(图片21:非遗心语手工工坊10)

(图片22:非遗心语手工工坊11

在帆布袋创意制作环节,首先,主持人通过图片展示了春季的典型生态元素,如雏鸟、蝴蝶、叶芽等,并展示样包。

(图片23:非遗心语手工工坊12

(图片24:非遗心语手工工坊13

(图片25:非遗心语手工工坊14

随后,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使用安全无毒的丙烯颜料,选择自己最有感触的元素在帆布袋上进行艺术表现,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可视化作品。

(图片26:非遗心语手工工坊15

(图片27:非遗心语手工工坊16

(图片28:非遗心语手工工坊17

(图片29:非遗心语手工工坊18

(图片30:非遗心语手工工坊19

(图片31:非遗心语手工工坊20

此外,活动强调“知行合一”理念,所有完成的帆布袋都将作为日常环保购物袋投入使用,旨在使环保意识通过日常使用不断强化,真正实现从认知到实践的教育闭环。

(图片32:非遗心语手工工坊21

(图片33:非遗心语手工工坊22

(图片34:非遗心语手工工坊23

(图片35:非遗心语手工工坊24

03 心灵港湾:树洞驿站倾诉心声

(图片36:树洞驿站倾诉心声1

最后,每位孩子领取了两张再生纸制成的便利贴,在志愿者的引导下,用笔写下各自的环保心得,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承诺。

(图片37:树洞驿站倾诉心声2

(图片38心灵花园1

在收集到的心愿便利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内容包括“选择新能源,减少碳排放”“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建议家里使用节能灯泡”、“每周少喝一瓶装水”等,体现了孩子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务实思考。

心灵花园

(图片39心灵花园2

(图片40心灵花园3

(图片41:活动成果展示1

活动成果展示

(图片42:活动成果展示2

活动尾声,孩子们将写着环保承诺与心得感悟的便签粘贴在展板上,集中展现了孩子们对环保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更成为了本次活动取得丰硕成果的有力见证。回顾整个活动过程,通过生动讲解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孩子们既掌握了基础生态知识,又通过亲身参与加深了对环保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图片43:活动成果展示3

此外,每位同学都将种子卡带回家亲手栽种,这是在播种春天的希望,更是在心田间播撒绿色未来的美好愿景。这场“大手牵小手”的奔赴,让教育化作最长情的陪伴,让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在掌心相贴的温暖中愈发清晰。

至此,此次生态非遗育心项目圆满落幕。本次项目以非遗文化为纽带,成功构建起“生态文明链-心理健康链”双链融合的育人模式,为培养新时代青年提供了新兴途径。此外,本次项目作为校际合作的新起点,着力构建起“大手牵小手”这一教育品牌,以“认知内化-行为外化”为双向建构路径,在青少年价值塑造层面实现了双重突破,以其显著成效取得了校方领导的高度赞誉。

(图片44:活动成果展示4

未来,教育学院将持续深化“大手牵小手”协同育人模式,完善“认知-实践-反思-成长”的教育闭环,培育兼具生态文明素养与健康心理人格的新时代青年。我们将继续以教育创新回应时代命题,使生态文明理念落地生根,使心理健康教育润物无声,使非遗文化传承深植人心,使实践育人特色蔚然成风

播种有时,成长亦有时,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相遇!



教育学院(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