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学前教育专业第二党支部自本学期起,组织支部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专业领航”朋辈学困帮扶活动。
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结对辅导形式,帮助学院内在专业课学习中有困难的同学夯实基础、突破瓶颈,以青春力量助力学风建设,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靶向需求,精细助学:让专业学习更有温度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显著特色在于其理论架构与实践应用的高度统合,这一特质使得部分学习者在钢琴演奏、音乐理论、美术创作及英语语言等核心课程中面临认知理解不足与技能掌握欠佳的双重挑战。基于此,学前教育专业第二党支部创新建立了周期性“集群辅导”机制,并为存在特殊学习需求的对象量身定制“个性化成长支持方案”,从而实现了学业帮扶的精准化与最优化。
(图片1:靶向需求,精细助学)
共学共进,互育互成:用行动擦亮青春底色
在此系列志愿服务实践中,支部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们实现了教学相长的双重角色建构:作为朋辈导师,他们通过课程设计、学术解惑与技能示范等环节实现专业知识的反刍内化;作为成长主体,更在实践服务中完成了党性修养的淬炼与升华。
(图片2:共学共进,互育互成)
薪火相传,知行互鉴:将实践智慧内化为成长动能
预备党员罗佳怡
本次朋辈帮扶志愿活动,我们面向24级同学开展考前乐理专项帮扶。通过知识点串讲、错题精析、模拟演练等方式,系统梳理考试重难点,有效缓解了低年级同学的备考焦虑。活动中,我们既是知识传递者,更是思想引路人,通过分享学习方法、讲述红色音乐故事,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帮扶,切实增强学弟学妹的学习信心。作为学生党员,我们深刻体会到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一句誓言,更需落实在行动中。今后将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构建团结互助的学风生态贡献力量。
(图片3:罗佳怡)
预备党员董碧霜
本次朋辈学困帮扶活动中,我们协助乐理小先生开展了考前乐理专项帮扶,重点帮助同学们系统梳理了音程关系中的全音与半音概念、音阶构成等核心内容。当看到同学们从最初对音程概念的模糊认知,到能够准确分辨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时,我深刻体会到作为辅导者的价值。
未来,我将继续以专业和热忱,与支部成员们共同构建更完善的朋辈帮扶系,帮助更多同学筑牢音乐理论基础,让知识的音符在教与学中绽放动人光彩!
(图片4:董碧霜)
预备党员高婕楠
在美术小先生课堂中,我作为志愿者完成了“AI绘画艺术与技术的跨界融合”的讲解与实践指导。我有幸也参与了课程内容的部分讲解,主要在“手绘线稿+AI上色”环节。我向同学们讲解了如何将传统线稿导入即梦AI工具,如何尝试不同色彩组合,帮助他们理解传统技法与数字创新的融合逻辑。过程中,我注重观察学生的操作难点,及时解答提示词优化、风格调整等问题,鼓励他们突破固有思维,探索几何形状与主题的自由组合。看到学生们最终完成充满创意的AI作品,我深刻体会到此次志愿服务的价值——不仅是技术的传递者,更是联结艺术灵感与未来可能的桥梁。
(图片5:高婕楠)
入党积极分子张雨秋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为学困生教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巧,同时介绍AI智能绘画的使用。我教授的内容包括基本的绘画技巧和如何使用AI工具进行艺术创作。当天,主要学习了一个特定的AI工具,用于生成绘画。因而学生们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这次活动是一次非常丰富和充实的经历。我不仅在教学中得到了锻炼,还看到了学院学生们的巨大进步。我非常感谢有机会参与这项活动,并期待未来能继续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6:张雨秋)
(图片7:合照)
往昔接受帮助的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如今化身助人先锋,在朋辈学困帮扶实践里,深度领悟“为人民服务” 的真谛。他们以耐心和专业,为学业困难的同学排忧解难,将服务精神贯穿于帮扶全程。未来,学前教育专业第二党支部将深化这一特色帮扶品牌。不断优化帮扶内容,依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量身定制更精准有效的辅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