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吴雯静 摄影\唐帆峰、路佳奕 编辑\吴叶
为响应学校“专、通、雅”的培养目标,创造浓厚的校园阅读文化氛围,提高同学们人文素养,增强同学们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达到“让中华经典浸润心灵”的目的,2018年4月17日下午16:30,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育学院“取之不竭,智慧之源--国学经典”演讲比赛决赛在晖华楼小剧场顺利举行。
(图片1:主持人陈艺文与沈雾清主持开场)
此次比赛由教育学院党总支组织,教育党建中心学习部和秘书部联合承办。本次比赛的主持人是来自2016级小学教育中美合作3班的沈雾清和2016级学前教育1班的陈艺文。出席本次演讲比赛的评委老师有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答英娟老师、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朱可老师、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何凯老师、教育学院分团委书记沈洁老师、艺术教育专业第二支部书记狄怨怨老师、小学教育专业党支部书记颜银树老师、学前教育专业第二支部副书记姜婷婷老师以及教育学院各位正副辅导员们。
(图片2:参与此次活动的评委老师)
通过复赛的选拔,共有9名同学顺利晋级决赛。在决赛中,选手们紧紧围绕着“经典阅读”这一主题展开,从自己的角度阐述对经典书籍的一些独到见解和看法。
戴慧同学从自身讲起,倡导同学们要多读经典,因为每一次的阅读都会让人有不同的感受和见解。
(图片3:戴慧同学倡导同学们要多读经典)
尹军雨同学讲述的国学经典是《论语》,借用老子的话:“圣人行不言之教”展开他对于书中“仁”字的理解。
(图片4:尹军雨同学讲述国学经典《论语》)
郭雅妮同学介绍的书籍则是《三国演义》,她褒贬分明地介绍曹操这位历史人物,学习他的处世之道。
(图片5:郭雅妮同学介绍《三国演义》)
张佩雯同学提倡在《尚书》中学习塑造一种虚怀若谷的品质,提出大学生应该要有“满招损 谦受益”的学习态度的观点。
(图片6:张佩雯同学提倡《尚书》中的某一观点)
严姗姗同学从培根和苏轼切入,结合《唐诗三百首》这本经典书籍,向同学们展示出中国诗词八面玲珑的美。
(图片7:严姗姗同学讲述《唐诗三百首》)
薛隽凡同学则用一条网络热点新闻来引出中国语言的细腻和巧妙,更是用一种欣赏艺术的眼光带领大家在音乐中品国学经典,感受中国文字的刚柔并济,欣赏中国语言的独特魅力,体会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图片8:薛隽凡同学将音乐与经典结合)
吴佳玮同学以清新文艺的语句开场,讲述《论语》带给同学们的生活启示,以及对于当今社会的重要借鉴意义。
(图片9:吴佳玮同学讲述《论语》)
张芸婷同学演讲的主题是取之不竭的智慧之源——国学经典《大学》,她讲述“天下平”是建立在“修身”的基础之上,使我们感受到国学经典中源源不断的智慧。
(图片10:张芸婷同学讲述国学经典《大学》)
胡倩宁同学从“爱”读家书,向我们展示《傅雷家书》背后的谆谆人世语,悠悠父子情。更是以自己为例,以情动人,使我们懂得“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无愧于心”的人生哲理。
(图片11:胡倩宁同学向我们展示了《傅雷家书》)
在九位选手各有特色的演讲之后,由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答英娟老师对本次比赛进行点评总结。答老师首先肯定此次参赛选手的优秀表现,并表示此次比赛是教育学院同学阅读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阅,展现了教育学院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接着,她强调开展经典阅读这项活动的重要性,此类活动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同学们的品德,濡养正气,建设书香校园。最后,她希望此次比赛涌现出来的这些优秀选手,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影响更多的同学,使他们加入到经典阅读这个活动中来,为教育学院增光添彩。
(图片12:老师为第一名颁奖)
(图片13:老师为第二名颁奖)
(图片14:老师为第三名颁奖)
(图片15:老师为优胜奖同学颁奖)
最后,各位领导老师为获奖选手们颁奖并亲切合影留念。
(图片16:老师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获奖名单
一等奖:
15小学教育1班 胡倩宁
二等奖:
15小学教育2班 严姗姗
15学前教育3班 张芸婷
三等奖:
16学前教育4班 张佩雯
15艺术教育1班 薛隽凡
16小学教育1班 戴慧
优秀奖:
16小学教育2班 尹军雨
16学前教育3班 郭雅妮
15艺术教育3班 吴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