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处)供稿 撰文\胡倩宁 摄影\唐帆峰 编辑\吴叶
为了落实学校关于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关于中英文辩论的指示精神,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主动学习能力,教育学院16级学生在第七周先后顺利开展2017-2018第二学期第一次中英文辩论训练。
本学期中文辩论论题由各小组自由选择,英文辩题由学院统一规定。其中,备受关注的辩题有:1.大学生读书应该阅读经典还是追随流行?2.顺境和逆境,哪一个更有利于青年人的成长?3.在大学期间,高分是否就是高能的表现?4.爱国主义更应该培育民族自豪感,还是民族危机感?从选题上来看,辩手们愈加注重实际,从大学生自身出发,针对矛盾观点展开激烈的讨论。
(图片1:骨干培训 1)
(图片2:骨干培训 2)
经过上一学期的辩论训练,在辩论过程中辩手们更加自信,辩论效果也十分出色。例如“大学生读书应该阅读经典还是追随流行”这一辩题,正方观点是大学生读书应该阅读经典,反方的观点是大学生读书更应追随流行。精彩的攻辩让人拍手称快,正方一辩从三个方面阐述观点,向我们展示清晰的辩论思路:
(图片3:辩论训练1)
第一,从作品内容来看,名著凝结古今人类智慧,拥有深刻思想内涵,反映时代精神;第二,从对读者的影响来看,名著深刻的思想内涵触及到的是读者的心灵层面;第三,文学名著以其广大受众和深刻内涵,从各个方面对人类社会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反方辩手也不甘示弱在攻辩环节抛出“如何确定现代的流行阅读经过时间的淘洗不能成为日后的经典”的疑惑,正方攻辩选手也有理有据地进行解答:经典之所以久经不衰,是因为他反应了社会上存在的种种现象。而且前人有很多借鉴之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双方辩手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训练。
(图片4:辩论训练2)
(图片5:辩论训练3)
随着辩论训练的推进开展,同学们相较之前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能够把握论点,做到有针对性的反驳;注重辩论的专业性和仪式感;在阐述观点时也做到了气势高涨、气氛活跃。对于组员之间存在的不足,辩论小组的组长在辩论结束后也会组织成员们进行反思,这一点值得每一个辩论小组学习。
(图片6:辩论训练4)
中英文辩论不仅是能力提升的练兵场,也是辩手间增加沟通的良好平台。通过此次中英文辩论训练,2016级同学们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逐渐提升明辨是非能力,用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头脑,强化追求真理的意识。每一次的辩论训练都是一次自我思考,更是提升个人品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