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直面自我,拥抱学生∣教育学院辅导员团建系列活动之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座谈会顺利召开

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教育学院辅导员的工作能力,2019年5月27日下午14:00,教育学院辅导员团建活动之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座谈会顺利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健康学院副院长王茜老师、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答英娟老师、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何凯老师以及分团委书记兼党总支代理副书记沈洁老师。参会人员为教育学院全体正副辅导员。

首先,答英娟老师讲话表示,心理是思想形成的深层基础,思想是心理现象的高层次反映。我院各辅导员须将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生工作。鉴于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答英娟老师希望大家能通过本次座谈会提出自己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时遇到的困难,与王茜老师一起探讨有效的解决办法。

  

(图片1:答英娟老师发言

接下来,王茜老师利用 “心理工作坊”的方式与各位老师进行互动。她准备了彩纸与水笔,请每位辅导员选择一张彩纸折叠出九宫格图形,并在每个格子里用彩笔写出自己的姓名、兴趣爱好、工作时长、性格评价、愿望、困惑等关键词全方位展现自我。每位辅导员都仔细写好与自己相关的内容,并与大家分享交流。此环节旨在让辅导员从多方面更好地认识、了解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同事,感受到每个人的力量。王茜老师指出,教育学院的辅导员团队较为庞大,要高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靠党总支各领导同新、老辅导员相互支持协助,以便寻求到最优的方法,同时,这样在心理上也可以暗示各辅导员:“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是一个集体”。

  

(图片2:王茜老师发言

不少辅导员反馈,自己一般与学生的谈心时长为1.5-2小时,甚至更多,在与学生谈心后,自己则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缓解。王茜老师表示,心理咨询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小时,长时间的咨询效果不一定理想。同样,辅导员与学生的谈心时间过长,会对谈话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辅导员将长时间的一次谈心拆分开来,这样可多次且短时间地开展与学生的谈心工作。同时,学院可建立类似于心理督导的辅导员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集思广益,避免因判断失误而导致严重问题。辅导员的工作年限有长有短,这个平台也可以实现“新”与“老”的交流,老辅导员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新辅导员从中得到反馈与支持,从而更好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图片3:大合影

最后,王茜老师表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有时并能仅依靠辅导员,同时也需要学校、学院以及学生家庭的全力配合。答英娟老师对此表示赞同,她认为,在高校建立辅导员交流平台意义非凡,希望今后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大家能够团结起来,及时沟通交流、攻坚克难,展现出教育学院辅导员的风采,争取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发挥最大效益,为我院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教育学院(处)供稿

编辑/吴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