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学前教育学院明言辩论协会 “聚焦辩手”第一期--辩论队前队长 赵歆旖


她说,辩论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她说,辩论,就是遇见一群对的人,大家有共同的目标,一起去努力、一起去追寻自己喜欢事物的过程;她说,自己的队员都是优秀的“扛把子”,她带领着辩论队队员选择了远方,风雨兼程!今天,我们就有幸采访到了她——赵歆旖学姐。

个人介绍:

赵歆旖,女,17学前教育(中美合作)专业,2019学年教育学院辩论队队长、校辩论队成员,在队内常任四辩,在校期间曾获随辩说辩论比赛冠军、最强辩手辩论比赛冠军、天华杯季军、天华杯最佳辩手、教育学院党总支辩论中期考核冠军、教育学院党总支辩论中期考核最佳辩手、教育学院党总支辩论期末考核冠军、教育学院党总支辩论期末考核最佳辩手等荣誉,此外还参加了上海市“梦想杯”大学生辩论赛,在资格赛中取得了两胜一负的好成绩。


辩论队前队长 赵歆旖

精彩采访:

1、你是从小就喜欢辩论的吗?

小时候就比较有兴趣,上过关于辩论的兴趣班,也参加了一些非正规的少儿辩论比赛。


2、你觉得是什么让你开始喜欢上辩论,并且为它而努力的?

个人认为现在大学所有的学生活动中,辩论是最具挑战性也是最磨人心智的。或许是天性好战,也可能因为真的遇见了优秀默契的队友,辩论能让人酣畅淋漓地在赛场上一展身手,它独特的魅力会让人自然而然地喜欢上。


3、你在辩论赛中一般都当第几个辩手?你当几辩又有什么特点呢?

一般情况下常任的辩位是四辩,我自己较为常用的打法是记住双方整场比赛的主要逻辑线,记下双方的核心论点并在最后给观众一一梳理并进行比较。特点一是擅长在最后煽动气氛,二是质询期间会忍不住调侃对方吧,比如用一个常见而荒诞的例证去给对方的观点归谬。例如对方给出观点“大学与社会之间应该有围墙,是因为大学需要有筛选制度。”我会问他什么是筛选制度?高考是不是筛选制度?所以在您定义下今天没进大学的高中生都是社会人、我们要隔离他们,诸如此类。


4、辩论的时候你会不会紧张?如何克服这种情绪呢?

我是那种准备越充分就越紧张的类型,即兴表演反而会放松一些。所以出去打比赛每一场都会紧张,害怕准备到的东西打不出来,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整场都打的很急,对己方论点论证不清晰紧张是正常的,经验再丰富的辩手赛场上都会遇到不少不确定因素,我们能做的就是相信自己、也相信队友,尽人事听天命。


5、在你的辩论生涯中,最让你难忘的是哪件事?

每一件事,辩论带给我的一切都非常有意义。每一次一起准备比赛、上场前互相鼓励、结束后总结反思,这些经历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最有意义的是在最强辩手的决赛上唱了一首写给队友的歌。


6、在你看来,辩论最需要的是什么品质?

应该是钻研的认真和坚韧的性格。这问题问的跟抓小精灵似的,收服之后赶紧看一看品质。我认为只要你爱辩论,有什么品质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肝够用,头发够多。


7、你觉得辩论给你带来了什么优势?你从辩论中学到了什么?

优势就是承担了这个年龄不该有的发量,辩论让我在生活中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多了,思想也更全面了。我学到最多的就是如何在脑中整理信息,如何有效地说理,以及怎样优雅地说出反驳对方的话


8作为一个大学生,可否分享一下,辩论对你的学习(人生)产生了什么影响?

我非常认可一句话,叫做“人一旦变深刻,就很难再肤浅。”人们常觉得辩论的人都很固执己见,看待事物角度刁钻,对自己的观点都能自圆其说,伶牙俐齿,咄咄逼人。其实不然,对所有事物都能辩证看待是一种成长。为了与另一面战斗,我们会看到很多两面的东西,也能理解每个人看待事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角度,这一点让我们更有同理心。

人生在世,各有其志,人与人的互相理解是最难的。

辩论不是让我们变刻薄,是让我们变谦和。


9辩论是多换搭档好?还是尽量固定搭档比较好?

固定一支队伍并有一位二三辩可进行替换的5人小组是最好的,要多聚在一起讨论,同步彼此的思维模式,大家能有一致且清晰的逻辑线。不过要是你的队友真的菜的没救,建议多换。


第一届“最强辩手”辩论活动总决赛合影


教育学院(处)供稿

撰文/项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