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所带训的班级为19学前教育(中外合作)1班、2班、3班,共99人,每个班辩论组为4个小组,三个班共计12个组。大一新生中外合作班级需要进行中文及英文每个辩题至少三次以上的训练;辩论训练从第6周开始,截止到第10周,目前已完成中文辩题的四次训练,英文辩题的训练将于下周(第11周)开始。
前期准备工作:
大一新生第一次接触辩论训练,在训练前,召开了班级辩论训练动员会,通过对辩论训练流程的讲解、辩论训练的重要性、辩论训练的本学期要求及最终考核方式等方面对班级同学进行介绍,并且观看了辩论训练优秀组视频来加深对辩论训练流程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学校统一安排的观看辩论训练介绍视频,也激发了同学们想要辩论的蠢蠢欲动的兴趣。前期准备工作很好的激发了同学们辩论的兴趣,同学们通过强弱搭配完成班级分组。
中期开展情况:
在开展辩论训练前,确定指导辩论训练的思路:通过中文辩题的训练,激发新生班级对辩论训练的兴趣最为重要,其次是要熟悉辩论训练的整个流程与环节,在此基础上,着重对攻辩环节和自由辩论环节的指导与建议。
通过观看12个组的中文辩题辩论训练的情况,总结了每个组中文辩论训练时的优点、缺点及改进措施;如下:
(指导辩论1)
19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1班第一小组:
优点:总体辩论得效果不错,辩手的姿态很好,有逻辑。尤其是二三辩在攻辩环节和自由辩论环节表现突出,举的例子十分切合主题。
缺点:攻辩时时间有剩余,问题卡在了三个左右,自由辩论不要只专注于回答问题,也可以提出问题。四辩的总结没有概括全部,有点像一辩的开篇立论。
19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1班第二小组:
1.规则掌握清晰。2.攻辩环节及自由辩论环节思路较为清晰,有连贯性。3.攻辩小结能够针对现实情况进行总结。
缺点:极个别变色龙后语速过慢,会有回答不出问题停在原地的问题。
19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1班第三小组:
优点:流程清楚;声音够大;口齿清楚;正方四辩结辩有逻辑,十分紧扣当场的辩论内容。
缺点:开篇立论与总结程词提到的观点没有在自由辩论和攻辩环节体现出来。
(19中外学1第三组)
19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1班第四小组:
优点:辩论稿思路清晰,准备充分,反方声音较响亮辩论环节时长把控的好。
缺点:正方辩手声音不够响亮坚定,攻辩环节问题消耗太快,自由辩论环节虽然有辩论起来,但是问题互动较弱,常常出现一方冷场的问题。
19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2班第一小组:
优点:流程顺畅完整,攻辩环节与自由辩论的提问问题出发点良好。
缺点:辩题的研究挖掘不够深入提问环节还可以继续升华一下。
19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2班第二小组:
优点:1、结辩时语言具有感染力2、整个辩论环节进行流畅3、例子和提问丰富4、辩论得很深入
缺点:1、攻辩时回答方在回答时反问 2、结辩的普通话不标准
(19中外学2第三组)
19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2班第三小组:
优点:1、所有的程序能流畅进行2、一辩和四辩有良好的开篇立论和总结陈词3、不冷场
缺点:1、每一组问题不够深入2、辩题没有深华3、有几位辩友声音不够大
19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2班第四小组:
优点:流程完整总结了前面两个小组的优缺点语速可以有辩论的样子。缺点:没有围绕一个问题深入的辩论下去。
19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3班第一小组:
(19中外学3第一组)
优点:资料准备充分;没有偏离辩论主题;攻辩环节问题紧扣论题,且每次问方都超过三个问题;一辩的攻辩小结也总结到了对方的不足。
缺点:四辩没有纵观整场辩论进行总结;自由辩论还不够激烈,都是在读自己准备好的稿子。
19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3班第二小组:
优点:态度积极;问题犀利;发现问题改正迅速。
缺点:时间把握不准确,总有说完了时间还有很多的问题。
19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3班第三小组:
(19中外学3第三组)
优点:流程熟练:部分同学已可以脱稿。
缺点:音量太小;读稿;问题涉及范围太广;攻辩时间没掌握好;口齿不清;有明显对稿现象
19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3班第四小组:
优点:流程熟练;材料准备充足;不偏题跑题;四辩能抓住辩论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
缺点:正方二辩攻辩环节没有抓住重点:反方三辩自由辩论环节应变能力不够:对于时间的把握不够精准,大部分都是在读稿,缺少自己组织的能力;辩论内容过于松散,没有重点。
总结:目前3个班都能熟悉辩论训练的流程,很好的完成中文辩论训练,材料准备详实,辩论风范初步体现;其中2班和3班的个别小组能够有辩手进行脱稿辩论训练,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达到了辩论训练的小目标。另外,极个别的小组会出现时间剩余衔接不足的情况、辩手语句不通紧张的情况以及对辩题理解上的偏差。
后期工作反思:
1、开展英文辩论训练前,结合中文辩论训练遇到的问题进行改进,对各小组的辩论训练材料进行查看与修改,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邀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
2、针对辩论小组的主席进行针对性训练,做到实实在在掌握整场辩论,对每个环节拿捏准确,主持辩论时的仪容仪表等。
3、开展班级中文辩论对抗赛,各小组进行PK,增加辩论攻辩环节及自有辩论环节的能力,选出优秀的班级辩手与其他班级进行友谊赛,提高辩论兴趣,增强辩论能力。
学前教育学院(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