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快讯
此次疫情来势汹汹,截止至2月25日23时,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7788例,累计治愈27658例,累计死亡病例2666例,重症病例9126例,现存疑似病例2824例。
现阶段是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加强自我防护仍然是重中之重。
虽然疫情已经得到初步控制,但是在地方政府没有解除防“疫”警报前,我们仍需谨慎对待,但有些人却存在侥幸心理。
2月24日,地铁11号线三林路站就发现一名没戴口罩的男子,以翻跃护栏的危险方式试图逃避安检进站。虽然事后证明该乘客身份信息一切正常,不过依旧是引发了虚惊一场。
疫情当前,有一群人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们中有战斗在一线的医生、护士、警察,也有保障生活所需的外卖小哥、超市收银员,还有出行时的出租车司机、地铁、火车站、机场的工作人员……他们不顾疫情的危险,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在家中静候疫情结束的我们,同样也在为社会做出贡献。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疫情期间同学们在家的一日生活吧!
学前教育学院党建中心
17学前教育专业4班 徐瑞怡
虽然新型冠状肺炎的爆发暂时影响了我们开学的脚步,但“停课不停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钉钉”app、“学习通”app、“微信”等软件在线学习。
同学们,疫情仍未结束,请再坚持一下,不要出门,静候春暖花开!
17学前教育专业2班 琚恩玮
在家,除了放松心态,适当运动外,也要注意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锌、铁、硒等食物的补充和摄入。
17学前教育专业4班 杨意
寒假,我习惯做一些运动来充实生活。运动完整个人真的会精神很多,充满活力,出汗能排毒,还能解压!下面是我的每日运动计划~
7:00 起床,空腹喝一杯温的蜂蜜水
7:30 低强度运动(里面包含三套:早晨唤醒、有氧运动、斜方肌拉伸)
16:00 HIIT燃脂运动
21:00马甲线训练、拉伸运动/散步。
23:00 睡觉(规律作息很重要!)
学前教育学院班助理团队
17学前教育专业(中外合作办学)3班 周冰焰
我觉得待在家里就是对社会最好的贡献! 作为子女,我们有义务帮家长分担一些家务。这个漫长的假期,照顾宠物的任务就由我承包了,每天带狗狗散步,回家后消毒洗澡,喂食。此外,我还学会了一项新技能:织围巾!
假期无疑是给自己充电最好的时间,既然不能出门,那么索性利用这段时间多掌握一些技能,也是极好的。
18学前教育专业(中外合作办学)3班
顾铖婕
病毒与假期碰撞,这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寒假。趁着这个假期去学一些一直想学的技能,去看一些一直想看的书吧!
希望此刻所发生的一起都能守得云开,所有人都健康平安。
18艺术教育专业1班 金熙
做奶茶一时爽,刷锅时火葬场!防疫期间既然不能出去吃吃喝喝,只能自己在家研究啦。但是!千万要把厨房这个战场收拾干净!做到今日锅,今日刷!
18艺术教育专业1班 何文奕
宅在家感到无聊的朋友们可以参考以下宅家的“五个一”建议哦!
1、制定一个计划:规律饮食睡眠
2、钻研一件事情:看剧、看书等
3、找到一种支持:家人、朋友的支持
4、进行一项锻炼:室内运动等
5、思考一些体验
18学前教育专业(中本贯通)1班
杨逸庆
在疫情期间,我一直待在外婆家,遵守规则:不外出,不聚餐。外婆教我做当地特色点心。这不仅充实了我的假期生活,同时我也掌握了一门手艺。
18学前教育专业(中外合作办学)1班
王倩雯
疫情当前,在家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翻出了之前购买的小屋建筑模型,进行巧手拼搭,享受慢生活的乐趣。
近期,不少快递公司已经恢复派件,如果宅在家里感到无聊,你也可以选择购入一套建筑模型!
18学前教育专业(国际课程合作)2班
丁蔚晴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原有的生活节奏,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刻,我们越要向前看。
我们可以理性地看待危机中的机会,它同样是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也是静下心来反思人生、蓄势再发的机会。
18学前教育专业4班 韩辰辰
疫情开始至今已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了,比起能出门的日子,宅在家显得无趣许多,但生活依旧要继续。你可以练字、阅读、画画、学习、运动、追剧、学做菜,也可以给今后的学习做一个规划。
总之,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里,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呆在家中是唯一,也是最好的选择。
18学前教育专业3班 朱祎
这场疫情让我们慢了下来,我拿出搁置已久的尤克里里开始自学。虽然疫情停止了我们出行的脚步,但不能停止我们学习的步伐。我们要学会计划,把时间利用起来。疫情过后,迎来的便是晴天!
18学前教育专业(中外合作办学)1班 冯辰琳
疫情还没有结束,大家应尽量减少外出,少聚集,勤洗手,出门戴口罩,防控意识还得继续保持哦!
我们在行动
(截止2月20日)
(17学前教育专业4班赵晓雨同学参与抗击疫情作品征集活动)
你的一日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非常时期大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出门记得佩戴口罩,配合社区进行体温检测,切勿抱侥幸心理。
非常时期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世界很大,幸福很小。
希望如期而至的不止是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相遇的我们。
学前教育学院(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