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当下由于疫情的原因,同学们还不能够回到校园里开展面对面的辩论训练,但是同学们对于辩论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少。因此,学前教育学院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开展了“同学,论否?”第一期线上辩论活动。
(辩论群组名称及人员展示)
本次辩论的主题是:是否应该禁止未成年人真人选秀节目?同学们对此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我们选取了其中的一些优秀回复,一起来看看吧。
这位同学认为不应该禁止未成年人真人选秀节目。Ta的观点是:在选秀的过程中可以增加自信,收获经验。其实很多同学在回复中都提到了这个观点,但只是草草论述。相比之下,这位同学从个人意愿、过程收获以及后续经验指导等多方面进行论述,拓展论点衍生面,使得论据更充分、论证更有力。
(辩论同学观点一)
这位同学认为应该禁止未成年人真人选秀节目。Ta的观点是:参加选秀节目所带来的舆论压力是未成年人无法承担的。Ta说到了大部分未成年人的特点: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急功近利的诱惑下容易使人关注功名利禄上。如果这位同学能够点出1.大部分未成年人的特点(可以引用更官方的,有说服力的论文)2.选秀节目的特点来结合自己的论点,就会成为一个有力的论点。
(辩论同学观点二)
其它同学们的优秀发言:
(其他优秀同学发言一)
(其他优秀同学发言二)
在这次“论否”app的运行中我们收到了很多的回复。在所有的回复中,56.25%的同学认为,应该禁止未成年人真人选秀节目,43.75%的同学认为不应该禁止未成年人真人选秀节目。
我们将认为应该禁止未成年人真人选秀节目的原因总结如下:
1.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选秀节目带来的舆论压力是他们无法承受的。
2.选秀节目高强度的训练不适合未成年人。
3.吃青春饭,未来道路艰难。
认为不应该禁止未成年人真人选秀节目的原因有:
1.选秀节目为未成年人提供锻炼的平台。
2.增加自信和经验。
看了同学们的回复,辩论队队员们又收集了哪些素材、还有什么奇思妙想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真人选秀节目:目前对于真人选秀节目没有很规范的定义。一般是指以电视传媒为介质,通过举办某一类别的比赛活动,从众多选手中选取最终获胜者为目的的节目。
1.参与社会事务的欲望。青少年生活在成人为其建立的相对规则的环境中,被置于学校和家庭的监护之中。因此,青少年与成人生活在两个不同世界里,缺乏表达思想、表露自我的机会。这种心理如渐渐涨起的洪水,蓄势待发。选秀节目的出现,让青少年获得了与成人平等表达、竞争的权利,青少年渴望参与成人社会事务、获取与成人平等权利的心理。—选自《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的影响》
2.不恰当的节目会影响孩子的价值取向。一些不恰当的选秀节目的“成人化”运作会让孩子从小就产生一种一夜成名的浮躁心理,不仅不利于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建立,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孩子们的惰性,容易让其产生一些不良的虚荣思想。除此之外,不恰当的选秀节目会影响社会公众对未成年人群体成长的心理期待和评价标准。
3.适当的选秀节目有寓教于乐的积极意义。根据我们对真人选秀节目的定义,《中国诗词大会》也属于真人选秀节目。在此节目中,不但参赛的选手表现精彩,对参赛选手的点评也非常精彩,而且能让观看节目的孩子和家长一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诗词大会》能够在娱乐的过程中让孩子接受文化熏陶,鼓励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真正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选自《浅谈少儿选秀类电视节目的利与弊》。
因此,未成年人真人选秀节目应不应该禁止还是要看节目本身的质量:如果是积极向上,有寓教于乐意义的节目我们就不应该禁止;而只是追名逐利,会影响孩子价值取向的节目就应该禁止。
最后,学前教育学院明言辩论协会在此送上给同学们的一个惊喜预告,下期“同学,论否?”的辩题是:肺炎疫情造成的地域歧视不能容忍/有情可原?
想让你的思考也被看到吗?想让你的回复也被选中吗?快来论否app参与“同学,论否?”活动吧!我们期待你的发言,我们下一期不见不散!
学前教育学院(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