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在家,想要了解时事新闻必然少不了刷微博。但凡事有利有弊,微博在作为一种网络传播渠道、使大众快速了解社会热点的同时,也有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本期“同学,论否?”活动就聚焦“全民关注微博热搜是可喜的/可悲的?”这一话题,与同学们展开深入探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优秀回复吧:
(图片1:优秀回复一)
点评1:
首先,这位同学对“微博的作用”这一概念进行解释, 突出“微博”的初衷应该是提供每个人自主自愿分享、表达的平台。其次,通过两个小点对“关注全民热搜是可悲的”这一观点进行阐述:1、“热搜具有可操控性”,所以“热搜”内容有包装的可能性,容易误导大众;2、“热搜具有不真实性”,所以可能会对浏览的人造成一定伤害。最后,再次表明“热搜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是可行的,可如果过度关注、过度信任,很有可能变成一种“可悲”的现象。
点评2:
首先,这位同学以“营销号恶意制造热搜,替代人们真正需要关注的话题”为切入点,由可操作性步步延伸到不真实性,重点道出全民关注的价值问题,逻辑清晰,反响深刻。
其次,微博热搜是一段时间内被搜索最多的东西,它的本质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假的;它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如果大众持续关注的话题本身具有价值,则可喜;反之若不存在价值,那么人们的时间和精力都将被白白夺去,从而受制于他人的价值观念,那便是可悲的。
(图片2:优秀回复二)
这位同学从“微博热搜”的四个特点,来论证“全民关注微博热搜是可悲的”。其中举例了“某明星盖过某科学家终身成就”,表明当前大部分人关注热搜是因为娱乐信息,而不是科学、社会性信息。而且大部分人会被热搜里的评论带节奏,从而颠倒黑白,没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是虚假的信息,只要经过平台的操作,那些“澄清误会”、“陈述事实”的评论皆会消失,剩下的都是让人们相信“虚假信息”。该评论从旁观人的角度进行说明,论证的观点有力且公正。
其他同学的优秀回复:
(图片3:其他优秀回复一)
(图片4:其他优秀回复二)
(图片5:其他优秀回复三)
在所有的回复中,66%的同学认为,全民关注热搜是可悲的。34%的同学认为全民关注热搜是可喜的。关于各自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可悲的:
1.让微博从一个信息交流分享平台变成由娱乐流量主导的战场
2.营销号聚集、买热搜现象频发,资本下场引发舆论,可能激发大众排异心理
3.容易造成人云亦云、舆论一边倒的现象
可喜的:
1.能增加朋友与亲人的话题点
2.是一种非常好的宣传、普及时政的手段
3.全民能更真实、更全面地了解当今社会看完同学们的精彩回复后,让我们来看看辩论队的各位成员们都收集了哪些资料,还有什么见解吧。
微博热搜好的方面
1.广泛了解
全民关注微博热搜意味着全民都会更真实、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世界,让更多人参与热点话题讨论,提出不同想法,从而避免意见单一。
2.推动作用
全民关注微博热搜意味着更多公共意见可以被发表,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改革。
3.良性准备
阅读和讨论微博热搜是一种良性的社会表现,可以为我们踏足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微博热搜存在的问题
1.过分娱乐
就日常的观察来看,微博热搜很大程度上是被娱乐圈所霸占。在某种意义上,微博其实相当于是在为娱乐圈所服务,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于追星的需要,而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价值并没有多大。
微博已经逐渐从一个信息交流分享平台转变成由娱乐流量主导的主战场。不少热搜都与各大明星艺人以及娱乐有关,导致很多真正需要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得不到关注,最终可能会引起社会的泛娱乐化思潮,继而造成娱乐与务实之间的不平衡关系。
2.可操作性
各大媒体或者是营销号为了炒热度、引起话题,可以运用金钱把一个话题炒上热搜榜;同样,他们也可以因为某些原因把一个热门话题撤下热搜榜。
因此,热搜具有可操作性。各大营销号花钱就可以制造热门话题,而那些真正需要全民关注的事件:如杨文医生遇害事件、杭州保姆纵火案等等,却因为话题敏感等各种原因被撤下。
3.精力浪费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说:“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意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微博热搜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它能引发你的好奇,却往往与你无关。一个明星的八卦,能上热搜好几天,各种曲折反转,的确满足了你吃瓜的心态,却于你也没有任何沉淀,只会白白消磨你的时间、浪费你的精力。
4.对重要新闻关注降低
很普通但是又很重要的新闻一般都很难成为微博热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对于一些重要新闻的关注。
5.言论自由剥削
一个普通网民想要凭一己之力改变热搜难于登天,有些热门话题根本就是金钱消费的结果,而不是全民想要关注的话题。这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如果他们有诉求,很难引起这样的热度。
此外,热搜带来的极大关注会引起大众热烈的讨论,常常会引发主流霸凌的现象(可以参考刷榜机制)。
6.局限性
微博热搜是一个网络平台的话题,它是实时的,也具有极高的话题性,而网络因为有其局限性,极有可能误导大众,使关注它的大众受外界评论的影响,从而无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微博热搜是可视化数据,它很容易造成人云亦云、言论一边倒的现象,颠倒是非黑白。微博热搜的实时性,则赋予了它与时俱进的特征,更迭速度过快,也容易造成大众对很多事物的关注太过片面、不够深入。
综上所述,在如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微博热搜备受人们关注已经是一个必然趋势,如何能够通过法律、规章制度等方式,来构建一个比较健康稳定的微博热搜体系和网络环境,对于如今社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从根本上重视微博热搜管理的重要性,构建一套稳定的微博热搜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整个社会稳态而言至关重要。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因此,作为网络平台,要主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利用技术手段,筛查不良信息并上报监管部门;而作为微博用户,我们也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要学会挑选有效的信息。
至此,“同学,论否?”系列活动第五期圆满结束。
面对日益发展的娱乐行业,艺人逐渐融入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中,给我们提供喜闻乐见的精神盛宴,也经常位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接受大众的议论和评价。有时候,明星的一丝风吹草动,就会在粉丝中引发轩然大波,那么“艺人到底需不需要对自家粉丝行为负责”?欢迎大家登录“论否”app,参与下期“同学,论否?”活动讨论,发表你对此的看法吧!
学前教育学院(处)供稿
撰稿/施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