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团建设

辩中“友”你 学前教育学院与初等教育学院线上辩论友谊赛顺利举行

“疫”不停,辩论不止。在我校“三抓三坚持”教育方针的指导和引领下,为进一步交流辩论经验、发扬辩友精神,学前教育学院与初等教育学院线上辩论友谊赛于2020年6月4日19:00,通过钉钉平台顺利举行。学前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答英娟老师、学前教育学院辩论负责人杜华萌老师莅临观看本次辩论赛。

(图片1:辩论赛)

本次线上辩论友谊赛的辩题为:美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存在?

正方初等教育学院

正方一辩:倪智慧

正方二辩:孙浩然

正方三辩:张雪柔  

正方四辩:张亚萍

反方学前教育学院

反方一辩:孙怿敏

反方二辩:何亦琳

反方三辩:周予婕

反方四辩:陈  

正方观点:美是主观感受

首先,正方辩手定义了“美”的概念:美是情感想象活动所引起的精神愉悦,美并非事物本身,而是因为人们对美投入感情和想象。因此,美是主观感受。

其次,正方辩手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己方的观点:

1、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对美的评判没有统一的标准。就好比“楚王爱细腰,唐皇爱丰满”,美无法用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衡量。

2、客观存在的事物只有融入了人的主观想象与情感才会显得美。就如圆明园、青铜时代的帕尔米拉,正是人的主观感受认定了这些建筑的美,才使它们的美名流传至今。

反方观点:美是客观存在

首先,反方辩手阐明了人对美的感受是主观的,但这并不说明美就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美与美的感受不是一个概念。

其次反方辩手列举了艺术家将香蕉粘在墙上通过艺术形式帮助人们感受美的例子,由此说明美是欣赏物固有的属性。每样事物都是美的,但由于每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教育环境、认知的不同,导致了人们对“美”理解的分歧。

最后,反方辩手强调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美本身不是一件事情,“美”作为一种客观事物,不会随人的主观意识而转移。擅自对主观感受妄加评分,就是在扼杀主观感受 。

赛后,初等教育学院辩论队队长张静、学前教育学院辩论队队长徐佳依、学前教育学院明言辩论协会陈诺进行了总结点评

1、19级的同学们进步明显,观点和立论都准确到位,自由辩论时发言激烈精彩。

2、仍存在一些不足:列举的例子不太合适需要更改;攻辩环节需要加强,避免跟着对方的思路走;回答问题避免操之过急,思考好了再回答。

3、为了避免辩论怪圈的出现,同学们可以多多观看小众的辩论比赛,寻找攻辩环节中产生的错误,把自己代入进去,从而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至此,学前教育学院与初等教育学院线上辩论友谊赛圆满结束。希望通过本次比赛,辩手们能够汲取优秀的意见,进一步提升辩论素质,加强辩论技巧。


学前教育学院(处)供稿

撰文/车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