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根据校党委组织与要求,学前教育学院教工党支部教师党员于2020年6月9日9:30在线观看了“四史”系列讲座——第一讲《中国革命的“红色源头”——上海的革命往事》(宣讲人: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其中15名党员教师准时收看直播,18名教师观看回放。
党员教师们收看学习后进行了心得分享:
(图片1:张添添同志发言)
张添添: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更加用心用情用力发掘宣传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建的光荣历史、奋斗历程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要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式方法,加强资源整合,精心规划设计,注重功能优化,提升展陈内涵,进一步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更好依托全市丰富的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坚定理想信念,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切实担负起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的使命担当。
(图片2:蒋玉亭同志发言)
蒋玉亭: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红色文化的源头。近一个世纪以来,红色文化一直是上海的城市底色,是鲜明的城市标识。上海的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时代气息,也具有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特质。我们有责任利用好用足红色文化资源,擦亮红色文化这个上海的城市品牌,并积极发挥红色文化的社会效益。
(图片3:潘莉萍同志发言)
潘莉萍:今天收看了苏教授的主题讲座,感觉非常的亲切,因为作为一名上海“小囡”,听到苏教授的讲座中提到的那些地点、事件、甚至是语言,都是我熟悉的,但是也觉得很惭愧,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的历史故事、有那么多关于革命开始与发展的轶事。我想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还要继续努力,不仅要从书本中学习,也要从我的周围学习。原来这位城市中,还有那么多我们可以去挖掘的历史。比如,苏教授提到了很多的上海的马路,比如现在的马当路、兴业路、南昌路等等,都值得我们去走走,去了解他们承载的过去。尤其是苏教授提到了过去上海那些租界中那些歧视中国人的历史,让人感觉非常气愤。但是“以史为镜”,也要“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我们看到了我们过去的弱小,也警示我们要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使国家强大,只有自身的强大才是抵御外敌、国泰民安的唯一的方式。回看历史,我们也将走向未来,我也相信,我们党一定会带领我们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业。
(图片4:黄香琴同志发言)
黄香琴:上海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诞生地,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发源地,在这样一个充满了红色文化历史的城市里,我们更应该拥有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传承和发扬这种红色文化和精神,为祖国的强大添砖加瓦!
(图片5:滕薇同志发言)
滕薇:上海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发源地。很庆幸我在年轻时就来到这个了不起的城市,在这样一个充满了红色文化历史的城市里,建设这个城市,参与中国经济文化建设。我们应该拥有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传承和发扬这种红色文化和精神,为祖国的强大添砖加瓦!
段丹丹:上海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现场,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因其独特的近代城市格局和历史文化,上海成为中国革命者的聚集地。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中国革命红色基因的发源地。上海红色文化内涵丰富,“红色源头”特点鲜明。上海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源地、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启航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远东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城、革命书籍报刊的中心出版地、中央领导机构的驻在地、城市暴动的试验场、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策源地、左翼思想文化战线的主阵地、隐蔽战线的主战场、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地、新四军的后援地、反内战第二条战线的主阵地。
经过上午苏老师耐心的讲解与分析,全面梳理和宣传上海城市的红色文化,对于今天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沈潜:刚才观看了苏智良教授的讲座,从内心深处为我们这座城市倍感骄傲与自豪。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是这座城市的主旋律,从楼宇之间到街头巷尾处处洋溢着红色文化。作为一名党员和教育工作者,应该使红色文化自始至终贯穿于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不断去学习、发扬和传承。
童焰:上海作为党的发源地,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地。是我党发展和革命武装,思想斗争的重要的战场。苏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上海的红色发展史,同时也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在新时代下如何努力维护好城市的文明形象和红色形象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作为一名党员教育工作者,我们也会在上海红色文化和精神的学习和鼓舞下做好本职工作为城市发展出力!
张海萍:红色,在中国政治中常被用来象征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也就被称之为红色革命。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中国革命红色基因的发源地。上海红色文化内涵丰富,“红色源头”特点鲜明。红色文化是上海城市精神的底色。对于红色文化的记忆与弘扬,是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坚实根基。全面梳理和宣传上海城市的红色文化,对于今天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作为共产党员要积极参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徐娟:从苏老师的讲座中了解了上海的众多历史文化遗址,也了解了上海从早期的工人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中的诸多历史故事。深深为自己所在的这座英雄的城市而骄傲、自豪!新时期,我们也会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上海的持续发展与兴旺,努力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杨艳:今天聆听了苏教授的讲座,让我清楚地知道了上海这座城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上海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与中心,它的发展和先进吸引着许多当时中国优秀的人才和知识分子,为其成为中国革命的“红色源头”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的近百年的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上海的发展总能让世人惊叹。作为一个新上海人,让我感到很荣幸;作为一名生活工作在上海的党员,我也觉得自己有责任去传播这段红色历史,大力弘扬这种红色文化。
扶跃辉:听了苏老师的讲座,我了解上海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现场,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不仅红色文化内涵丰富,而且“红色源头”特点鲜明。上海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源地,是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革命书籍报刊的中心出版地,是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策源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
刘茜:听了苏教授的讲座,让我更全面的了解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革命往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这里建立的;《共产党宣言》在这里翻译的等等。那些我们平时熟悉的街道:马当路、兴业路、南昌路等等,都承载许多过去。作为一名新上海人,要更加的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城市添砖加瓦,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贡献力量。
陈钰蓉: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承接地,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早期工人运动的发祥地,既是思想文化战线的主阵地,又是隐蔽战线斗争的聚焦地。这些上海独具的特点,决定了上海这座城市有着不可磨灭的“红色基因”,这也是历史赋予上海的光荣,人民的骄傲。保护和发扬上海的红色文化,是我们的目标。
向宏兴:今天上午在学习了由上海师范大学苏智良教授主讲的《中国革命的“红色源头”——上海革命往事》后,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到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的原因:首先,上海城市化为中国共产党建立提供了条件。这源于1843年上海正式对外开放,之后英国、美国和法国相继在上海建立租借,租界地带成为“国中之国”,为中国共产党的党的诞生和活动提供了场所;其次,上海城市现代化为中国共产党建立提供了可能。民族工业应运而生,工人阶级力量得以壮大,知识者阶层增多,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其中有大批的早期的共产党组织者都有留学背景;最后,上海是建党文化的起源。印刷业不断发展,世界优秀文化大量被推广到上海。马克思主义被介绍到中国的第一站就是上海。上海这个城市提供了孕育中国共产党的沃土,是我党梦想起飞的地方,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赴汤蹈火,不惜舍弃生命。我身为一名党员要不忘历史,肩负起新时代党员的责任,立足自己的岗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苏智良教授的讲说,使党员教师们对共产党的建党历史与往事、上海的革命传统与地位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党员教师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作为身在上海的高校党员教师,要传承且发扬好上海的红色文脉。
学前教育学院(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