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可以是“言必北斗、用青春追逐星辰、为祖国填补卫星导航定位领域空白”的“北斗女神”王淑芳;也可以是“偏僻乡村里,不分昼夜、随叫随到、免费出诊、回村行医18年”的“骑行天使”贺星龙。原以为榜样大多是科技工作者、学者……他们从事着伟大的事业、为国家做过突出的贡献。殊不知你我一样的平凡人中,也有一大批默默奉献、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力量的榜样。
(图片1:叶佳琪同学参与志愿服务)
19学前教育1班叶佳琪:
这个新冠肺炎疫情来的突然,受害面积广,人数多,时间也非常的长。在这个假期中,我自愿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了小区的抗疫情志愿者活动。
基本的活动内容就是在小区大门口站岗,一次站两个小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让大家进小区要扫码,如果不是业主,要扫行程码,并且记录拍照。对于送外卖的更要严查。起初我以为很简单,是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在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开始很简单,不知不觉的一个小时就过去了,但其实最后半个小时还是挺难熬的,因为也是非常的累了。
我要做的其实远不止上面的这些活动,会有些上了年纪的阿姨嫌麻烦不想扫描,你需要学会和他们去友好的沟通,而且一定要扫。不严说的话,这样不太好的风气会影响到其他的人。还有一些从外地来的,不懂这些规矩时你更要仔细认真的和他们交流。当然还有网不好扫不出来的时候,要看情况来了。
哈哈,但是对比于那些辛苦工作的一线劳动人员和医护人员,这项工作还是很舒服的,当没有人的时候,我就喜欢眺望远处的树,可以说是个很好的放松机会。
疫情还在继续,但情况已经越来越好了。这个疫情我真实的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大家的团结一心,还有那些无私奉献的人。明天会更好的。
(图片2:叶佳琪同学志愿服务地点)
(图片3:和海伦同学参与志愿服务)
19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2班和海伦:
抗疫时间:2020年2月21日—25日
地点:上海市嘉定区州桥社区
我主要负责社区门口进出人员的体温测量,以及对进出人员的信息核查登记。该社区本身人口偏少,保安爷爷对他们颇为熟悉,也着实方便了我工作的进行;偶尔有些外来的进出人员遇到一定要进小区的情况,他们也都很配合我们的工作,出示相关证件进行登记;但也有个别居民返沪没有主动上报社区、频繁外出的情况,这无疑为社区的防疫工作增添了负担,不过在我们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的不断宣传讲解疫情防控的知识后,他们也渐渐配合了防疫工作的开展。
这次的志愿服务和以往的都不一样,需要我一直戴着口罩,导致耳朵勒得生疼,手套里也湿漉漉的,流淌着我的汗水,但想想在一线的抗疫医护人员们,每天穿着严实的防护服,戴着口罩,那滋味一定比我难受百倍,我这点难受根本不值一提。面对疫情,我并不学医,缺乏专业知识,我能做的也只有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分担这微小的排查工作,希望能减少人员的传染,这也能为医护人员减轻负担,为我亲爱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次志愿服务工作内容虽然简单,但能够让我参与到防疫工作第一线,保卫一个小区的安全,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
曾经沐浴在各个为我们遮蔽黑暗让我们能够拥抱光明的岗位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下,我们的生活已经逐步恢复正常的轨道,相信一定能尽快战胜疫情,一切都恢复到原来充满生机的样子!
(图片4:黄卓同学参与志愿服务)
19学前教育1班黄卓:
今年的寒假非同寻常,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拥有了一个超长的寒假,作为大学生的我,积极响应着家乡的号召,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为这次疫情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月7日,为配合我们县的疫情防控工作,我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加入了消毒防疫工作。早上八点我们就在规定的地方集合,穿上了志愿者红色的马甲,按照分工准备消毒工具,戴好防护设备,坐上爱心专车去给集装箱板房进行清扫和消毒,短暂的午餐后,我们继续为城区内的30个疫情防控监测点进行防疫消毒。虽然一天很忙碌,晚上回家累的呼呼大睡,但是心里觉得很幸福,感觉自己终于为社会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志愿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2月15日,我又去献血车上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去献血的人中,有叔叔有阿姨,他们意志坚定,特别勇敢,还有些人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没能献成而觉得很遗憾,我真的很敬佩那些人。当然,还有车上的那些医护人员,他们虽然不在疫情一线,但是也在自己的位置上闪闪发光。
打赢防疫战,我们在行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里,没有旁观者,只不过有人在前方杀敌,有人在后方支援,疫情无情,人有情。2003年肆虐的非典,2008年骇人的汶川地震,纵有数不清的灾难,但是我们齐心协力,无一例外,每一次的灾祸都会使这个名为中华民族的巨人更为强大。
我很幸运参加了志愿者,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的真实意义,作为世纪之子,新时代的力量,继续努力鞭策自己,继续弘扬志愿精神,为社会做出自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学前教育学院(处)供稿
撰文/来源于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