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根据校党委组织与要求,学前教育学院教工党支部教师党员于2020年6月19日9:30在线观看了“四史”系列讲座——第二讲《从三个历史节点看新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宣讲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耿步健教授),其中14名党员教师准时收看直播,19名教师观看回放。
党员教师们收看学习后进行了心得分享:
(图片1:党员教师进行心得分享1)
(图片2:党员教师进行心得分享2)
(图片3:党员教师进行心得分享3)
(图片4:党员教师进行心得分享4)
(图片5:党员教师进行心得分享5)
张添添: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了!建立新中国,是为了建设新中国。旧中国留给新生政权的是满目疮痍、一片废墟,繁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国内外反动派讥笑共产党办不好经济,他们站在一旁等着看新中国的失败。国际上一些“权威”曾断言,不出3年新生的中国共产党政权将不可救药地被经济问题拖垮。国内也有人认为,“共产党在军事上得了满分,在政治上是80分,在经济上恐怕要得零分”。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发展奇迹。新中国用铁一般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仅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向宏兴:新中国建立时一穷二白,中国共产党不畏挑战和艰难带领中国人民虽走过弯路,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新中国成立之后,一切都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最重要目标和衡量发展的标准。我们现在面临的新时代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代。作为一名教师我应立足自己的岗位,专研自己的学术领域,为培养品德优秀、技术能力过硬的学生为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个人的力量。
李菁雯:今天听了耿教授的主题讲座,受益匪浅。中国虽还不算富裕,但70年来的发展成果一定是惠及人民的,发展一定是造福人民的。中国创造了足以彪炳世界发展史的减贫奇迹。今天,我国农村已基本消除绝对贫困。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全球每100人脱贫,就有70多人来自中国。当年,方志敏烈士牺牲前曾畅想革命胜利后的中国,“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他心目中的“可爱的中国”已成为现实。可以告慰先烈们的是,中国人民正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吴晓春:新中国成立以来,在70年的奋斗历程中,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建国初期,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家,在苏联帮助下,中国初步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最开始手机农产品补助工业发展,保证工业体系完善,穿凿两单一星的成绩,保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充分吸收国外的资金技术,充分头进行投资开发,先后经历民营企业大发展、基础设施大建设和高质量经济三个阶段,创造了今天中国的经济奇迹。
蒋玉亭: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大举措,实现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保持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经济大趋势。“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童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们从一个积弱贫瘠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这都是依靠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一步一步积淀努力的成果。全球大致有70亿人口,而在中国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们将近养活了世界1/4人口、我们的高铁是世界总高铁里程的2/3,我们的交通铁路网是全世界第一。在这次的世界疫情爆发期间,在党和国家正确领导下,也基本保证了人民的日常生活正常需要。这些都证明了祖国在强大,经济在腾飞。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党员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也让我们每天的工作和生活能够更加的充满正能量和积极的信心。我们要有更加积极的心态努力工作,培养更更多的教育人才,为祖国发展、繁荣富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郝小雪:听完耿教授《从三个历史节点看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讲座,我受益匪浅。历史的对比最有说服力,人们可以从无数个视角进行这样的对比。将这三个历史节点前后进行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经济的沧桑巨变,看到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历史轨迹。综合国力从衰败到日益强盛、人民生活水平从贫困到基本全面小康、国际地位从任人宰割到屹立世界东方。我为祖国今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黄香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的沧桑巨变令世人震撼,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煤炭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能源。1949年中国原煤产量只有0.32亿吨,70年后的今天,中国原煤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2018年达36.8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5.6%。钢铁是现代工业的骨骼。1949年中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70年后的今天,中国钢产量打破以往所有世界纪录,2018年达到9.28亿吨,排名第二的美国为0.87亿吨,中国是美国的10.7倍。 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1949年中国只有43.08亿度,完全不能支撑现代工业发展。70年后的今天,我们靠一己之力生产了全球超过1/4的电量,据国际能源署数据,2018年我国发电量达6.8万亿度,居世界第一。经过70年的努力,中国已经真正站起来了,对全球的经济发展影响也越来越大了,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会更加努力,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张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9年,是深刻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29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前进、党和人民事业在曲折中发展的29年。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我的国家经济繁荣稳定,但依然接受者重重考验。我们应该像当初建国的29年一样,坚定信仰,坚定跟着党的指挥,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工作,为维护国家的繁荣与稳定贡献一份我们自己的力量。
滕薇:新中国在70年的奋斗历程中,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建国初期,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家,在苏联帮助下,中国初步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最开始手机农产品补助工业发展,保证工业体系完善,穿凿两单一星的成绩,保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充分吸收国外的资金技术,充分头进行投资开发,先后经历民营企业大发展、基础设施大建设和高质量经济三个阶段,创造了今天中国的经济奇迹。
井韵绮:新中国70年巨变的震撼在于,规模超大,时间“压缩”,中国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几十年走过的路。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进行的,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奋力前行,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从而创造了这样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
沈潜:上午观看了耿教授的主题讲座,令自己受益良多,感触颇深。1949年10月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刻,点燃了中国人民的满腔热血,激起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新中国成立了,经济建设方面百废待兴,那时的人民物质生活并不富裕,国民经济水平比较落后,但这一切都难不倒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之后的数十年,国家通过改革开放,迎来了经济的腾飞。如今,我们身处习近平新时代,在祖国无比强盛的今天,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生活幸福,国家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祖国的经济发展如此迅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陈钰蓉:1949年对中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据有关研究,1949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不足5%;国民总收入按当年汇率折合239亿美元,按5.4亿人口计算,人均44.26美元,是美国人均国民收入的1/20,英国的1/11,法国的1/6。直到1950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比长期是殖民地的印度还低20%。70年后,中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1952年的679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90多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接近16%。这是几代中国人艰苦努力的结果,我们在享受着这一红利的同时,也应该继续努力,用自己行动,为国家添砖加瓦。
通过学习本次耿步健教授的《从三个历史节点看新中国经济发展奇迹》讲座,使党员教师们更加明确了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保持“国歌”中促人警醒的忧患意识,始终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学前教育学院(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