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团建设

【“四史”小课堂】改革开放史之重要决议

在上一期的“四史”小课堂中,我们了解到创办和建设经济特区,是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特区不辱使命,在体制改革中发挥“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窗口”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那么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还有什么变化吗?让我们跟随小站一起来看看吧!

1980年8月18日至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18日,邓小平在会上作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

在这篇讲话中,邓小平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十年“文革”的深刻教训,尖锐地揭露和分析了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及其产生的原因,系统精辟地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这个重要讲话经8月31日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表明了我国新时期的改革事业从一开始就是将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图片1:《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文件肯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农村建立的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要求把改善经营管理、贯彻按劳分配、加强和完善生产责任制,当作进一步巩固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特别是对可否实行包产到户(包括包干到户)的问题,做出了更为肯定的回答。

中共中央还指出: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强调这种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度下,是“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

(图片2:包产到户)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那么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要人物呢,让我们一起期待下期的“四史”小课堂!


学前教育学院(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