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上午,在学前教育学院杨莹老师的《美术教学法研究》课堂上,迎来了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原我校艺术学院院长王大根老师,面对毕业后将走向教师岗位的2018级艺术教育专业美术方向的同学,分享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改热点,这些内容,都是同学们毕业后会面临的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图片1:王大根老师讲课)
王老师首先提出课程改革主要是观念的转变,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他以美术学科为例,深入解析了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美术语言、深度学习、大单元教学、真实性学习的概念原理及相关关系。他指出核心素养是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他强调素养来自实践,实践必须植根于情境,明确美术创作过程应和美术活动与美术核心素养相互对应,环环相扣。他强调美术语言不是抽象的概念,每种语言就是一个美术门类和知识体系,美术语言的学习,是美术专业学生必备的学科素养。王教授认为大单元教学的实质是:围绕情境化主题的真实性学习任务展开,以学科大概念深化理解,按学科研究过程的逻辑推进、由各环节不同性质学习活动的小单元组成的大单元研究型教学。
随后,他引出深度学习是学生对核心课程知识的深度理解以及在真实的问题和情境中应用这种理解的能力。最后,王教授对关于“教育教学的改革”到底应该怎样做得出结论: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就是引导学生面对情景化的创作主题,用“基本问题”探索“学科大概念”,体验各种美术活动,经历“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通过“做中学”,在完成自己作品的同时,全面提升美术核心素养。
“专家进课堂”一直是学前教育学院鼓励教师进行尝试的新型课堂教学形式,通过将各个专业的教育专家引进课堂,既能丰富课堂呈现的多样性,也能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为自己的专业基础,以及职业准备夯下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学院(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