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团建设

学前教育学院丨“书香雅颂”系列经典阅读进班级感悟分享第二期——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20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1班

01

(图片1:蔡歆遥同学分享感悟)

20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1班的蔡歆遥同学在班中分享了关于《西游记》的感悟。她大致讲了《西游记》的故事内容,师徒四人的人物特点及鲜明的性格,还讲了两个经典片段:《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此外,还讲了非常多做人的道理,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也不应该轻言放弃,要不畏艰难困苦,有百折不挠和团结一致的精神,要用人所长,明辨是非,这使得同学们得到心智的提升和人格的培养。

(图片2:蔡歆遥的分享文稿)

02

(图片3:曹蕾同学分享感悟)

20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1班的曹蕾同学在班中分享了关于《傅雷家书》的感悟。她讲到《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这不仅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更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通过阅读,可以感受到傅雷夫妇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他们教育孩子先做人,后成家,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了中国的模范父母。最后她指出,每位父母都是用他们独特的方式教育着我们,希望我们可以领会他们的良苦用心,这本书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图片4:曹蕾的分享文稿)

20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2班

01

(图片5:李欣芸同学分享感悟)

20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2班的李欣芸同学分享了关于《论语》的感悟。道家是以庄子为主的出世思想,他认为当天下有道的时候,圣人就能够成为圣人,当天下无道的时候,再有能力的人也只能把精力花在自保上,而当今天下无道,我们就应该远离世俗明哲身。可孔子的儒学思想则认为世道越乱,越是需要有能力的人站出来有所作为,这就是儒家所推崇的入世的思想。这两个人的行为也没有什么对和错,我们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处世哲学来理解两种行为,不能简单地说出世就是消极,入世就是积极。《论语》教我们的不止这些关于处事的态度,它其实囊括大大小小各类的道理,例如做人要有德,要孝敬父母,学会礼让等各种道理,所以我们要好好研读《论语》,进而改变自我,提升自我,成就更好的自己。

02

《三国演义》是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文学上有非常大的成就,后人对此书的评价也是各不相同。《三国演义》不同于《西游记》的梦幻色彩,也不同于《红楼梦》的文学色彩,有着自己深刻的含义。正如整本书的开篇词中所描绘的,一种悲壮又不失豪情,却又带着一点淡淡的无奈与宁静的感情基调。那随着长江滚滚而去的是历史,英雄叱诧风云的功绩终会被历史无情地带走,我们可以在历史中寻找着生命的意义。

围绕着战争和人物,其实就是智慧与勇气之间的较量。而20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2班的李奕雯同学认为,智大于勇却不可无勇。谋士运筹帷幄,武将来执行,但若无智,便没了随机应变的能力,可若无勇,再有智也无法得到实行。可见,智勇要相结合,这个道理是我们读完这本书所深刻体会到的。

20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3班

01

世事如梦,几度秋凉。昨夜灯火楼台,转眼人去楼空。在阅读这些诗词时,20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3班的许旭颖同学仿佛亲身经历了这世事变迁。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而唐朝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孙琴安在《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首,当中最流行且家喻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

三百首唐诗用不灭的语言记录下了珍贵的友谊,难忘的相思,壮丽的情怀和恬淡的心境。我们通过阅读唐诗,目睹王朝的荣辱兴盛,感受到了游子对于故乡的牵挂,体会到了不受重视的官员的壮志难酬。手中捧着的是书,阅读的是唐诗,也是唐朝。

02

20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 3班的张启蒙同学在班中分享了关于《论语》的感悟。她曾经或许觉得《论语》过于枯燥,但若是好好翻阅,许多为人处世的原则都可以在《论语》中找到。孔子提倡学习不仅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和做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他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处事,不能只修饰外表,更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做人理应拥有爱心、勇于改过。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张启蒙同学认为,我们若是想用《论语》来净化心灵、修身养性也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学前教育学院(处)供稿